第89章 谁白嫖谁吃亏?(2/2)
卢娘子先是惊嘆李泰的文采,而后她想到的是,有了这首以她为名的琵琶引。
即便今夜之后,这魏四郎薄情不愿意为她赎身,她就凭著这首,堪称古往今来的第一琵琶引,
已足够她卢令仪青史留名。
不会因出阁,就从乐使沦为隨意被人玩弄的妓女。
那些本身不屑於教坊司的名流士子,也会闻名而来,一掷千金,就为听录娘子弹奏的,这如听仙乐耳暂明的琴音。
甚至许多年之后,她年华不再,只要她还能弹琴,都有人会因为这首琵琶引,慕名而来。
从此以后再也不会有人敢逼她接客了。
想到这,卢娘子小心翼翼的將宣纸捧在手中,小心的吹乾。
眼泪一直在眼里打转,她甚至不敢让眼泪掉下来,以免弄脏了李泰的墨宝。
待墨跡干后,卢娘子將李泰的这首琵琶引小心的附在了胸口。
李泰很满意卢娘子的反应,他写的这些诗,写一首少一首,若如井喷到处送,也就不值钱了。
要不是李泰看卢娘子在年幼时,遭逢家中变故。
从官宦小姐变成了乐使,还能有做人的底线,能坚守住本心,他才不捨得把这么好的一首诗,
隨便就送给风月场合的女子。
“魏郎君,你还没有属上名字。”
在卢娘子看来,她的名字能和李泰的名字,同时出现在这首,能流传千载的卢娘子琵琶引上,
是件很浪漫,值得她一生回味的事。
李泰接过卢娘子递来的宣纸,先是提笔写了个魏四郎,隨后又拿出来他腰间,平时用在书画落款的私印小章,盖了上去。
“青雀·::·::”卢娘子將李泰的小字牢牢记在了心里。
唐代贵族私印会刻小字,一般採用和田青玉材质,刻小篆。
赵节说的没错,春宵一刻值千金,莫辜负了良辰美景。
撒完文墨,就该行武了。
李泰已经很原则了,再面对年幼的阎婉,浪荡的皇姑,再到这倾国倾城的卢娘子。
一首能流传千古的好诗,外加柴令武的万贯財物,李泰觉得要真论起来,白吃亏的可不是卢娘子。
共赴云雨之后,李泰好奇问道,“这教坊司好列也算是官营,受官府管辖。
怎敢搞这些青楼楚馆的把戏,令仪你可知道是谁在背后为他们撑腰的?”
卢娘子本名卢令仪,她在床第间將自己的本名告知了李泰。
“这个妾身倒有听乐官们提起过,是之前的礼部尚书在背后为其撑腰,大多数的钱財他们也是要交上去的。”
上一任礼部尚书,那就不是指的李百药,也不算被李世民追赠的武士。
那这人就应该是被李靖坑惨了,险从突厥捡了个条小命回来的,莒国公唐俭。
如果是唐俭,那就说的通了,这唐俭在早期也算是清廉有为,自他从那突厥回来,性情就有了变化。
变得居官不事事,与宾客纵酒为乐,甚至挪用公款宴饮、贩卖私羊,被李世民知道后將其贬职。
卢令仪趴在李泰的胸口问道:“郎君会带亲身回家,给个身份吗?”
李泰可以为卢令仪赎身,將其养在芙蓉园,可要是带她回宫,即便是最低等的侍妾,以卢令仪的身份也是不被允许的。
见李泰沉思不语,没第一时间给予承诺,卢令仪便明白了。
她心里有数,她早就猜到了李泰是皇室宗亲,给她身份是绝无可能的,只是不得到个明確答案,她就没办法彻底死心。
卢令仪知道李泰对她並没有真的动感情,日久才能生情,她倒不急於这一时,只要能脱离罪奴的身份,她就心满意足了。
不过只要有这首卢娘子琵琶引在,即便这所谓的魏四郎再也不出现,也足够作为她一生的保障。
李泰倒是没如卢令仪想这些私事,他在脑子里不停的的过有关唐俭的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