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1章 皇姑母你冷静点我是青雀啊!(1/2)
第81章 皇姑母你冷静点我是青雀啊!
李泰这会算是明白过来了了,程咬金为何在殿外特意向他示好。
並且说他只惦记著房遗爱,不问问程处亮如何。
想来是程处亮因私放李承乾出宫,被李世民连著东宫人员一同打入了天牢。
李世民要求李泰,明早就同他一起入朝听政。
李泰只能赶在今日將阎婉,还有庄子里的事都安排明白。
大唐亲王的府兵,只有三百人的限额,而李泰之前就已经被李世民特批,允许增加到五百府兵。
其中两百府兵守在魏王府,三百在李泰城外的庄子里。
现在李世民又加派了,东宫六率府兵二百人,千牛卫一百为李泰护卫。
李泰毕竟还是亲王,不需要洒水降尘与黄沙铺路。
可加上他远超太子规制的四十戟架、六十鼓吹,与三百护卫,震镊力与排场丝毫不亚於太子李承乾之前出行的阵仗。
仪仗队最前,一左一右双人执魏字王旗,旗面为絳红色,金线绣蟠龙纹,旗杆顶部饰以铜製朱雀亲王旗幡。
载架设手仪仗队前列,旗幡之后,每杆载由两名载士扶持。
戟为木製,也称戟,长丈二尺约三米半,戟头镀金,戟杆缠彩帛。
行进时戟刃向外,形成威镊性屏障,
六十鼓吹含鼓、证、角、笛、筋等。
这六十鼓吹的声浪可覆盖半条街坊,民眾听到声早就提前开始避让。
魏王仪仗队路过之处,路边的过路人、酒肆、茶肆、商铺之內的人,才敢侧头出来看。
按唐律,非议皇室会被以誹谤宗室罪,处以流放或杖刑。
百姓不敢直接提魏王这等字眼,街边百姓顶多说一句,这阵仗真是气派。
而酒肆、茶肆这种私人场所里的人,就纷纷与身边好友小声耳语了起来。
总之所有人的谈论点,都是魏王恩宠已超太子。
大部分人都认为,或许不久的將来大唐又会有新的储君了。
毕竟从隋到唐,百姓们都已经习惯了换太子这事。
首位被立的太子能顺利接位,在他们眼中才算是个稀罕事。
阎婉很喜欢李世民新赐的芙蓉园。
芙蓉园紧临曲江池,步行只需几分钟。
李泰不在的这几日,她便在彩霞亭上,俯瞰整个曲江池,临摹作画。
【写到这里我希望读者记一下我们域名101??????.??????】
曲江池虽是皇家园林,但允许皇室、官员、土人进入。
李泰没见到阎婉,听下人说阎婉这两日一直在彩霞亭作画。
他便换了一身常服,只带了橘並与两名护卫低调出行。
曲江池风景优美,即便是冬日,也有不少人在此游湖泛舟。
李泰並没有急著去找阎婉,他打算先在周围逛逛,为他的文学馆选个好位置。
就在李泰在湖边閒逛的时候,过来几个穿甲胃的卫兵。
卫兵伸出手拦住李泰了的去路。
李泰眉还未出言,他身后的两名护卫,直接拔出来腰间的佩刀,將李泰护在身后。
那几个中,为首其的卫兵鼻孔朝天的对李泰道:“这位郎君,我家主人房陵公主有请!”
房陵公主,是李渊的女儿,也就是李泰的皇姑母。
见是自家人,李泰挥了挥手让两名护卫收起了刀。
说话的那卫兵冷哼了一声,满脸优越感的撇了眼李泰身边的护卫。
待引得李泰上了画舫之后,橘井与护卫被卫兵们拦在了船舱外。
李泰印象中,他与这个皇姑母並不熟悉。
房陵公主在武德四年,就下嫁给了竇奉节。
竇奉节是李世民的生母,竇皇后的亲侄儿。
护卫躬身对李泰道:“阿郎若是有事,便大声呼唤我们!”
李世民给李泰的护卫们下了死命令,必须保护好魏王。
魏王一旦出现意外受伤,就直接砍了他们的脑袋。
所以即便是房陵公主要单独见魏王,他们也不敢有丝毫的懈怠。
李泰点了点头后独自进了舫屋內。
他刚一进屋,扑鼻而来的就是一股浓郁的薰香味道,薰的李泰头晕脑胀的。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