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章 三兄弟的抉择(2/2)
当打开后,他们將钱掏了出来。
里面全是大团结,零散的一张都没有。
这也是他们卖东西赚的大头,其余零散的都各自拿回家给父母。
因而父母也不知他们另外藏了一些钱。
这將会是他们的启动资金。
两人迅速清点一番后,林泽爽说道:“哥,合计2390块!”
一年时间,三人通过各种捣鼓和做事,不知不觉间就积攒下了这些家底。
这让三人的信心都壮大了不少。
“泽鸿。”林泽沛看向堂弟:“你好好想想,除了改频,还能做什么?”
林泽鸿道:“目前稍微了解的也就维修。但我后面想去程阳说的地方培训学习下。这,这可能需要钱。”
说到最后,他有些不好意思。
“学!”
林泽沛没有犹豫。
程阳维修电视,维修收录机,修好一台比他们走几天水货都要赚得多。
而水货还不是天天能走且有风险。
“明天找程阳的时候,问问在哪里学。泽爽……”
“我不懂这个。”林泽爽直接打断:“哥,我跟著跑腿做事还行。维修我不擅长,也看不懂。泽鸿做就行了。我跟你一样去收货或者卖货!”
见此,林泽沛也就不勉强了。
决定下来,他们也准备回去跟家里人说清楚。
只是,当他们回到家,却发现林父还在泽鸿家。
於是,两兄弟又跟著去了。
正好一起说了。
1985年的特区,就像一座热气腾腾的大熔炉,满是机遇与挑战。
程阳一家,在这股时代浪潮里,开启了他们充满艰辛与希望的蔬菜经营。
凌晨四点,当整个城市还在沉睡,东门市场三號棚已然热闹得如同白昼。
狭窄的通道里,三轮车与板车纵横交错,形成了一股难以阻挡的洪流。
嘈杂的人声、尖锐的討价还价声、车辆的吱嘎声,交织成一曲独特的市井烟火。
程建山肩头压著桑木扁担,两筐芥蓝在竹篾筐里泛著露水。
隨著他的脚步轻轻晃动,他额头上满是汗珠,汗湿的的確良衬衫紧紧贴在后背。
手腕上的手錶,已经来到04:30。
他匆忙穿过拥挤的人群,到了外面儿子在等待的三轮车旁。
他一边往铺设了稻草杆的三轮车里倒菜,一边对儿子说道:
“阳仔,捷阳陈的荷兰豆报价比以往高了4分钱了!他说可以帮我们留,但必须要缴纳定金,只是不会送上门。人手不够。”
程阳不慌不忙,翻著油浸的笔记本,上头密密麻麻记录著各种蔬菜的价格和信息。
借著嘴咬的手电筒,划掉上面荷兰豆原来的价格进行修改。
【荷兰豆0.48元/斤】→【0.52/斤】的潦草字跡。
“正常了,荷兰豆主要是菜贩子送往港岛的主要菜系,跟芥蓝差不多的。
但我们不是第一个跟他做生意了。
爸,您把车拉回去,其它的我去谈。你在我妈那边帮著,我让档口老板送过去。不然我们这样太慢了。”
“好。”程建山將箩筐放好。
这已经是第二种菜,第一种是东关菜心。
四筐菜,程建山拉了回去。程阳则是进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