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章 金劳(1/2)
程阳回到厂区时,时针已悄然指向九点多。
此时,阳光愈发暖和。
父母和锦伯正忙著整理摊位上又剩不多的蔬菜瓜果。
程阳的目光落在摊位上,看著那不算多的货物,开口问道:“又进了多少货?”
程母闻言,脸上洋溢著喜悦的笑容,说道:
“没进太多,市场那边好货都没剩下多少了。就进了百来斤。不过今天卖得很不错,照这情形,卖到十点估计就剩不了多少了。”
程建山弹了弹菸灰,木板上原本放在口袋里的烟盒,烫金的椰子树早被汗渍泡发了边。
程阳微微点头,对此他並不意外。
在他的规划里,未来一个月,父母都会延续这种经营模式。
他们已经亲身体会到,这种方式不仅能让货物快速售出,还能抓紧时间再进一次货,多赚些钱。
同时,“万家鲜”这个招牌,也会在附近居民的口口相传中,慢慢在他们的记忆里留下印记。
在程阳看来,这便是成功的开端,已然足够。
等將来开了门店,也就会有一个基础口碑。
眾人一边售卖著蔬菜,一边閒聊著家常。也乐得没有城管来。
虽简单,却也透著几分愜意。
厂区的地面满是尘土,他们没有椅子,就用袋子隨意在地上一铺,直接席地而坐。
都是从农村出来的,没有那些所谓的穷讲究,一切以实用和方便为主。
眼看著时间差不多了,程阳向父母提出要钱,解释说托人弄了一辆自行车。
程母听后,神色间闪过一丝犹豫,毕竟这不是一笔小数目。
但见儿子已经把事情说定了,也不好再多阻拦,只能无奈地从兜里掏出150块钱,递到程阳手中。
儿子这最近来的本事,她这当妈的在老家没见过,可来了鹏城后,那就开了窍一样。
不仅会赚钱了,还能弄出那么多物件和事情。
“不要票吗?”程建山疑惑地问道。
买许多紧俏物品都需要相应的票证,自行车自然也不例外。
“不用,是托关係拿到的。”
程阳回答道。顿了顿,他又接著问:“对了,妈,咱们从家里带来的票都用完了吗?”
“差不多了,肉票已经没了。棚屋商店有些东西还是要票才能买的。”程母嘆了口气,略带无奈地说道。
“成,交给我吧。”程阳道。
隨著时间差不多了,剩下的菜他们也没卖,而是收拾一番后去集合点集合。
程阳没有跟过去,而是去了华强医院附近。
如今的华强医院在华深北的一处路口交界,明年会改成红十字,未来会改为市二医院且搬到笋岗西路。
但那是以后的事,想法办拿下供应才是目的。
这件事,或许还得从林炳坤这边了解。
二十几分钟后,他来到了华强医院门口。
看著和后世的综合性三甲医院相比,现在的前身就是镇县里的医院没多少区別。
这医院,目前成立不过五年。
程阳取出隨身携带的原子笔和巴掌大的小本子,开始记录医院附近的店铺情况。
酒楼,宾馆,餐厅,国营店,市场情况等等。
以医院为中心,方圆一公里的区域,程阳转了一圈。
同时,也摸清了总体的情况。
·东侧:个体户水果摊一家(生意一般,店家老板爱斤斤计较。)
·西侧:深港合资招待所(后门有卸货通道)
·南面:国营副食店(有不少医院的人买东西)
至於北面没有什么竞爭的店铺,有的也是工厂——三洋电机录音机厂。
也是他们卖菜的地方。
中午,程阳去了个体户餐馆,不用票,三块钱就能吃得很好很饱,一般的一两块钱也足够。
距离约定时间还有两个小时,程阳则是继续调查工厂以及周围的情况。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