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7章 三人突破(1/2)
第128章 三人突破
“陛下,您不能只跟两位王爷喝啊,我们可都在这等著呢。”
突的,常玉大声叫道。
有了他的带头,其他人的胆子也好像大了起来,纷纷附和起来。
“是啊、陛下,臣一直等著敬你一杯呢。
“陛下,臣也敬您,感谢陛下隆恩。』
“陛下”
一下子,一帮悍將的火力,都集中到了明古这里。
明古轻瞪了眼常玉,隨即嘴角翘起,朗声笑道:“好,那就都来,今天谁也不许走。
敢走,打断他腿。”
“是,哈哈哈,打断他腿。”
眾人越发豪爽的大笑声在大殿中久久不散。
直至一天一夜后,这帮悍將才离开了乾明宫。
一位亲王、三位老將的出现,且都是仙神之境,自然是对大乾造成了一些影响的。
但也不大。
三位老將有一帮老兄弟们在,顺利的融入了大乾军队。
老大明昆不是武將,继续做了老本行,入御史台。
所以相对而言,他对大乾內部的影响,还要高过几位老將。
同样,他適应如今的大乾官场,也会更加困难。
因为他当年关係好的文官,早都不在了,武將也就一个冯国。
还好的是,他有另一重身份。
大乾亲王。
这重身份在,如今显得弱势的大乾宗室们,自然靠拢他,
还有他的一些子孙后代,所以也不是孤家寡人一个。
过了几年,就顺利融入御史台了。
洪武一千七百一十年,六月初六。
深原道、五方州、岩郡、清水府、铅山县,一座颇为热闹的酒楼中。
“且说那徐大將军,一声大喝“杀”,就领军衝杀向奴妖。
他虽只带兵四万,奴妖二十万,但徐將军何等人也,即便只有四万大车,也战无不胜,將奴妖杀的是片甲不留、落流水。
奴妖亲王奴多,被嚇得是屁滚尿流、两股颤颤,恨不得跪地求饶?
“好!”
“再来一段!”
“说一段常大將军的吧,常大將军才是咱大乾第一猛將啊。”
“说段李大將军,听说李大將军文武兼备,英明神武、俊朗不凡,是咱大乾最为神俊、也最为年轻的大將军,迷倒大乾不知多少女子。”
“要不还是说段西厢记吧。”
“说什么西厢记,要说就说咱大乾的英雄事跡,我听说、前线咱大乾几大军团,都打到两千多万里之外了。”
“我看了大乾日报,的確如此,现在九大军团的入伍標准越来越高了,
我听我三舅邻居家的外甥表姐夫家的连襟说,现在绝大部分的千山境武者,
相进力大军团都不行
“正常,九大军团可是咱大乾最厉害的大军,为咱大乾开疆扩土,能进入那就是光宗耀祖啊。”
“大消息,听说文艺司的衙门,要开到咱们县了,以后咱们县也能经常看到各种表演了。”
“真的!”
说书先生一段说完,酒楼中的叫好声连绵不绝,很快就更加热闹了。
一群大老爷们,喝酒聊天,侃侃而谈,越谈越兴奋。
酒楼二层一角落处,坐著两道身影,一男一女。
男子一袭玄衣,神威天成,只是安安静静的坐在那,威仪便宛若天地之重。
女子一袭黄衫,端庄恬静,温柔贤淑,犹如大地之母般温暖、慈和。
但异常的是,如此显眼的两人坐在这,却仿佛不存在似的。
那些谈论的热火朝廷的人,看都没往两人那里看上一眼。
又过了一会,朱秀英微笑道:“到现在,总算是有一些成果了。”
“嗯。”明古頜首,也颇为满意道:“一个国家的思想,需要引导,这样才能齐心一处。
这百年来,文艺司做的不错。”
这二人自然是明古、朱秀英夫妻两人。
特意亲自来到民间走走看看。
结果让明古是满意的,大力扶持文艺司、建立大乾日报的效果很好。
民间关注朝廷大事的声音,越来越多,已经形成了一股潮流。
这股潮流,正是以忠君爱国、大乾荣耀为中心。
想了下,明古又道:“大乾正在变得越来越大,有太多的事跡,应该被百姓们知道。
所以不仅仅是文艺司,报纸也应该多建立一些,可以暂时先下放到府一级。
府报、郡报、州报、道报、大乾日报,这样能让百姓们的见识、思维更活跃起来,更好的引导他们。
毕竟整个大乾,对绝大部分的百姓而言,还是有些太远了。”
“嗯,是应该多建立一些,回去我就办。”朱秀英点头赞同道。
大乾日报隶属於文艺司,都由她掌管。
“走,我们再去看看学府。”明古微笑道。
其实他即便坐在乾明宫中,也能观遍大乾每一个角落。
但那样的看,终究不如到处走走的看。
“好。”朱秀英笑著道。
夫妻二人悄无声息的离去,他们的速度何其快,不过十几日、便不紧不慢的观看了整个道的学府。
问题自然是有的,因为人的欲望,永远不会满足。
但整体而言,还是不错的。
作为大乾歷代以来,都极为重视的学府,没有人敢胡作非为。
將那些比较严重的事交给官员们去处理,追究到底、一个不放过后,这次微服私巡就算是结束了。
这一千多年来,他其实经常性的不时到处走走看看。
一是不放心的近距离看看百姓情况,
二来,也算是一种放松的方法。
洪武一千七百一十三年,七月的一天,
已经是副丞相的王守乾,求见明古。
“你要请假、到处走走?”明古略有些好奇的看著王守乾。
“回陛下、正是,臣感觉自己距离亚圣之境,还差了一些什么。
臣想要去寻找,所以欲请假一段时间。”王守乾郑重道。
“好,那便去吧,不必著急,你还有不少的时间。”明古点头同意了,
勉励一句。
作为大乾有史以来,最为惊艷的文道之人,在三十多年前,还不到六百岁时,王守乾就达到了大贤之境的巔峰。
这个速度,快的惊人。
虽然有大乾的大环境变好,以及每年国运的增加。
但包括刘书温在內的所有大乾文人,仍然对这个速度自嘆不如。
现在拦在他面前的最后一关,便是亚圣之境。
只要王守乾突破至亚圣之境的时间,少於刘书温等人几十年以上,那么他就是大乾四千多年来,最有天赋的文人。
“多谢陛下。”王守乾恭敬一礼,不疾不徐、沉稳的告退离去。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