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5章 形势严峻(2/2)
日本海军挑起了这次大决战,结果呢,先是被南京政府军队歼灭了海军陆战队主力,
紧接著第三舰队司令官长谷川清中將、海军武官和海军陆战队司令官一起被打死,前后损失十几艘军航,成为建军以来最大的一次损失,整个海军高层为此感觉到顏面无光。
要不是因为这样的原因,及川古志郎也不会动用舰炮为陆军开道,陆军马鹿这些乡下人、土包子,不值得舰炮消耗炮弹。
“形势比我们想像的更严峻,敌人预判了我们的登陆地点,接下来这场战役会很艰难,仅仅两个甲种师团的兵力,远远达不到攻占上海的目的,军部的战略必须做出调整,
最少要动用五个以上的师团,否则达不到短期內结束战爭的目的。”松井石根说道。
“平津的战役也快结束了,对方的抵抗力度太强,我们持续增兵却一直拿不下来,从发动大规模进攻到现在,眼瞅著一个月的时间,等待他们支援上海,华北地区的进攻势必受到影响。”饭沼守说道。
“战局的发展不以我们的意志为转移,上海的作战已经开始,如果我们在上海遭遇失败,也会影响到整个华北,最大的问题是,帝国的顏面受损,军心也会动摇,这是决不能出现的。”松並石根说道。
“我这就给参谋本部发电,请求儘快向上海增兵,保底最少五个师团。”饭沼守说道在舰炮的掩护下,在舰载机的轰炸之下,日军的先头部队终於登上陆地,开始构建炮兵阵地,对预设目標发起猛攻。
由於李驍阳的出现,日军失去了几处据点,匯山码头、公大纱厂和日本海军驻沪特別陆战队,这可是很重要的支撑,现在的日军完全是没有支援的强攻,南京政府军队在猛烈的炮火和飞机轰炸下伤亡惨重,日军也在不断的减员。
前线炮火连天血肉横飞,李驍阳却无能为力,这是国力的对比,好在备战的时间增加了,一直到九月份,日军的进展非常缓慢,远远超出了日本军部的预计,敌人就沉不住气了。
“日本大本营从刚组建的华北方面军,抽调了第九师团、第十三师团、第一零一师团隶属上海派遣军,从台岛调来了两个步兵旅团,这是两个常设挽马师团和一个驮马师团,
光是这些部队和配属的独立部队,加起来就得九万人的数量。”
“我做了详细的计算,加上第一批登陆作战的两个申种师团,第三师团和第十一师团,到十月中旬或者下旬,日军在上海的兵力单单步兵就是五个师团,再算海军和其他兵种的兵力,日军在沪的总兵力將会达到十五万人。”
“由此可以肯定,日本军部和大本营的战略,已经从华北地区转移到华中地区,我们的京沪杭地区將会面临重兵围攻,不排除日军將会继续增援,而我方的精锐兵力已经全部投入作战,形势需要早做打算,在十一月底提前预备第二条战线,避免出现战场混乱。”
“根据我和美英法德等国家在沪外交机构的接触,西方国家对日本的这场战爭,並没有出面调解的真实打算,美国目前的政治环境导致政府不干预他国战爭,持续向日本提供钢铁、石油、橡胶、汽车、飞机、燃油等战略物资,英法两国关注的是欧洲,不会因为我们就对日本给予实质性的惩罚.....”
这是李驍阳在军事委员会高级会议,给军委会的一次预警,也是提醒军委会注意,到了应该制定撤退方案的时候了。
这时候撤退还为时过早,上海的这次作战关係重大,能给长江下游的工业向重庆搬迁提供时间,而且表现了南京政府和蒋委座的抗敌决心,是具有特殊意义的。
可上海是个不適合防御的城市,前期也没有建造什么坚固工事,部队完全是以血肉之躯和日军的炮火对抗,这是对抗战力量的极大消耗,参战部队可都是精锐啊!
李驍阳的意思是,及早制定撤退计划,避免在撤退的时候演变为大溃败,同时也给满脑子幻想的蒋委座敲响警钟,西方国家不会干预这场战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