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4章 解决费用的办法(2/2)
为了表现自己的“能力”,让委座对特务处的工作更加满意,加深在委座心目中的地位,他根本没有申请经费,再说申请了也给不了多少。
几万美元买一份情报,委座也为难,南京政府的財力撑不住。
几万美元什么代价?德国製造的一百五十毫米榴弹炮,换成外匯也就是一方多美元,毛瑟步枪四十美元就能拿下一支,原装进口的捷克式轻机枪,大约四百多美元。
“这么多的钱我给不了你,財政方面也拿不出来,南京政府不是哪些西方国家財大气粗,但情报我必须要。驍阳,我也不想为难你,但事实总要面对的,你有什么想法可以提出来,除了钱以外都好说。”戴老板说道。
不给钱还要情报?你特么就是在为难我!
“如果我们和国际情报圈子有长期合作,就需要稳定的財源支撑,我一时之间也没有什么好办法,要不然早下手操作了!”李驍阳说道。
“你脑子灵活视野开阔,再好好想想,我相信你一定能想到办法。”戴立也觉得头疼,整个特务处一年的经费才多少?
“要不然我开一家药厂,生產西药,您帮我疏通军队採购的门路?”李驍阳试探著问道。
在八年抗战时期,缺乏药品是导致官兵伤亡惨重的主要原因之一,他早就有心开药厂,眼下磺胺的应用也在西方国家得到共识,技术方面不存在问题了,是时候著手了,卖情报换来的钱,正好能够提供药厂生產的启动资金。
“如果你能把药厂建起来,生產出合格的药品,我可以承诺你,军队採购没有问题。”戴老板想了想说道。
逼著下属自己想办法搞钱,为南京政府购买情报,为特务处立功,这么不讲理的事情,说出去都不见得有人敢相信。
至於药品採购,这还真不是问题,戴立和军政部长何英钦的私交很好,军队所需药品是归军政部採购的,还可以找委座申请,只要药品的质量过关,价格也合適,买谁的不是买?
“想要生產西药,就得从外国高薪聘请技术人员,採购机器设备和原料,我没有这么多钱投资药厂,过两天我回趟家,这需要从家里拿钱出来垫资。”李驍阳说道。
根据全面抗战爆发后的態势,药厂最好是在昆明或者长安,这是比较安全的,重庆是日军集中轰炸的城市,可武汉会战以后,大规模作战的区域是第九战区,在长沙一带,经过考虑,李驍阳决定把药厂设在贵阳。
贵阳连接昆明、桂林、长沙,地理位置优越,虽然道路有些崎嶇,也遭受过日军飞机的狂轰滥炸,可相比较来说还算安全,没有被日军攻陷过,而且作为省会城市,贵阳有电力支撑生產。
隨著日军封锁沿海地区,后续的原料就得走东南亚的港口,经铁路运到昆明,然后再送到贵阳,这样会导致成本增加,但战爭时期也没有好的办法。
但药厂前期一定是在上海,顺利的话年底就能开工,大不了在上海租界买一家药厂,一是要为作战提供药品,二是囤积原料,三是招募人才,这次回家就要和父母谈谈战爭的问题了。
李家有著庞大的產业,很多是在租界以外的,该卖就要卖掉,如果父母不愿意出国,那就到昆明或者贵阳居住。
这次回家没有带著彭家萃,而是谁都没有带,叶霞琳帮著姜怡英找日本间谍呢,没有时间跟著他,於是就自己开车回去了,要不然后院非得起火不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