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 去乡下养猪吧(1/2)
“你跟我说实话,到底怎么回事?”冯瑞冷冷道。
其实他也看不上赵坤这个马仔,但赵坤毕竟从十几岁就跟他,到现在二十多年了,他退隱后这些年对他也算有点孝心。
赵坤被人废了,首先丟面子的不是帮派,不是身为堂主的莫全同,而是他冯瑞。
自从退隱后,他在鯨鯊帮里的话语权越来越低,一些后辈年轻人都敢不把他冯瑞放在眼里了。
因此赵坤被废这件事他必须做出回应,否则別人更看不起他。
“冯爷,我说的是实话。”赵坤低头看著手里巴掌大的银票,缓缓道。
“那个叫飞拳的,他大佬是漕帮的灯爷。他说我捞过界了,但女塾那条街可从没有商会插旗。”
“灯爷?”冯瑞的脸色变了变。
这位灯爷可不好惹,漕帮虎豹堂堂主,四限武师,手下將强兵精,虎豹堂也是漕帮內实力最强的堂口。
江湖传言这位灯爷会踩著副会长王大刚,成为下一任漕运商会会长,也就是漕帮帮主。
早年冯瑞还没退隱时,他和灯爷之间曾有一些过节,吃亏的是冯瑞,而且吃了大亏。
“我知道了。”
“那我……”
“这你就不要想了,帮里不会留废人。”
冯瑞拿出一张面额50银元的银票:“看在你这么多年还算有孝心,这笔钱拿著,去乡下养猪吧。”
……
处理完了赵坤的事儿,沈安的生活重归日常。
对於练武,沈安从未鬆懈过,依旧每日雷打不动早起去武馆练刀,只是进度平庸,每天最多提升两三点熟练度,离精通层次还很远。
沈安的早餐和午餐通常在武馆的食堂吃。
吃完午餐回到出租屋里写稿。
直到晚餐时,来到隔壁和林氏姐妹一起吃。
有了沈安的加入,伙食费充足,林蓉每天都会做一桌子菜,饭菜比之前丰盛了许多。
林蓉的厨艺不错,至少比沈安之前要强。
偶尔沈安会带著林芷一起阅读文章,或给她讲一些地球上的儿童故事。
有时候晚上,林蓉会来沈安这里串门。
说是帮沈安做些家务活,却总是一呆就是一个晚上,引得林芷十分不满。
最后林芷甚至当著沈安和林蓉的面讲:有了男人忘了孩子。
林芷也十二岁了,身体也开始发育,对於男女之事,当然不会不懂。
但她依旧一口一个『沈哥哥』的称呼沈安。
林芷叫沈安沈哥哥,沈安称呼林蓉『林姐』,林蓉称呼沈安『沈小哥』。
辈分乱了套了。
林蓉对此十分尷尬。
他与沈安之间说夫妻谈不上,说姐弟也不是。
说是邻居——哪有睡一张床的邻居?
但在这段关係里,沈安才是强势的一方。
在与沈安发生关係之前,林蓉虽然对沈安抱有好感,心中未尝没有逾矩的念头,但更多的是把沈安当邻居、恩人。
在与沈安发生关係之后,林蓉就不知道如何面对沈安了。
而沈安对此却没什么烦恼。
他来自那个社会风气开放的世界,对於这种事早已司空见惯了,没什么好大惊小怪的。
各论各的就是。
日子就这么稀里糊涂的过了下去。
只是林氏姐妹不知不觉间,在沈安心里的位置越来越重要。
时间一晃便是一周后。
南风武馆。
沈安收刀归鞘,调整呼吸。
他手中的这把锈跡斑斑的长刀,是当初了两百铜元,从渝城一家兵器铺的学徒手里买来的。
刀长四尺七寸,握柄长一尺二寸,重三斤二两,刀身笔直,单侧开刃,刀背约三毫米厚。
这把刀除了有些生锈外,其实並不算差,无论是重量、重心位置,手感都挺適合沈安这个初学者。
但练刀练了一个月,沈安的力气增长了不少,掌握了鹤羽劲后,力气增长的更多了。
沈安感觉刀变得有些轻了。
【道主:沈安】
【名望等级:无名之辈:27/100(每日固定获得1点名道点)】
【技能:斗鹤刀法(熟练19/200)】
【名道点:8】
斗鹤刀法从熟练到精通需要200点熟练度,单靠沈安自己慢慢练,至少还需要三四个月的时间。
沈安估测,技能每提升一个档次,需要的熟练度翻倍。
这意味著,从精通到大成需要400点熟练度,从大成到圆满需要800点。
沈安若想將刀法提升到圆满,单靠他自己,需要两年多的时间。
这还只是一门粗浅的,只包含了一种劲力法门的武学刀法。
若是修习那些包含了多种劲力的武功,需要的时间估计得翻好几倍。
更遑论江湖上那些鼎鼎有名的精妙武功,盖世绝学。
乃至於传说中的炼炁真人。
足以见得,习武之艰辛,以及天资的重要性。
大师兄王超,练武七天掌握劲力,也仅仅不过在渝城稍有名气。
甚至渝城中与之相提並论的武道天才,都不止一两个。
渝城人口百余万人,习武之人三四千而已。
若是放眼玄州,乃至乾康国,似王超这样的武人,也不过平庸之辈而已。
若无更高深的传承,这辈子顶天了最多是个內炼武师。
江湖上,对於各层次的武者,通常由低到高称为外炼武人,內炼武师,炼神宗师,炼炁真人。
外炼皮、筋、骨,內炼心、肝、脾、肺、肾、胃。
一限为皮、二限为筋、三限为骨,由浅入深,层层递进。
四限及以上则没有固定顺序,各门各派传承不同,练法不同。
而医家讲,人体內臟心、肝、脾、肺、肾、胃,对应了神、魂、魄、意、志、情。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