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1.圣诞特別章:一个时代结束了(1/2)
圣诞特別章:一个时代结束了
1985.03.11 莫斯科
苏共*****契尔年科去世。
苏共中央全体大会在3月11日举行紧急会议,任命米哈伊尔·希尔盖耶维奇·戈巴契夫同志为苏共*****,並且將他“亲密的伙伴”叶尔钦调到中央。
“我想避免一场內战,国家已经在往这个方向走了,”戈巴契夫说,“如果我、我们继续死抱著权力不放,那就意味著许多人会死,还有隨之而来的巨大破坏。”
在这样的理念下,戈巴契夫开始提倡新思维,实行民主改革,主动放弃了苏共对於国家和军队的领导权,並且推动了辛纳屈主义的蔓延,掀起了东欧剧变的序章。
(*辛纳屈主义:苏联允许华约成员国决定自己的內政政策)
1989.10.23 匈牙利人民共和国,更名为“匈牙利共和国”。
匈牙利共和国宣布取消马列主义政党在国家机构中的领导作用的规定,改由社会党和自民盟联合执政,建立民主自由的法治国家。
1989.11.17 捷克斯洛伐克发起“天鹅绒革命”。
捷克斯洛伐克的联邦议会批准修改宪法,取消其中关於捷共在社会中起领导作用等条款,实行多党议会民主制。
1989.12.25,尼古拉·齐奥塞斯库统治下的罗马尼亚社会主义共和国政权被推翻。
罗马尼亚救国阵线委员会接管国家一切权力,28日易国名为罗马尼亚。
1989.12.29 波兰人民共和国,更名为“波兰共和国”。
自由、民主、富裕的新波兰共和国从此正式走上了政治上奉行西方式的议会民主,经济上实行以私有化为基础的市场经济的发展道路。
1990.01.15 保加利亚决定实行多党制和市场经济,同年,保加利亚人民共和国更名为“保加利亚共和国”。
1990.03.18 民主德国实行自由选举,隨后华沙条约组织,全面併入联邦德国。
只不过,这一切在当时的苏联政府看来这些都是可以接受的。
如果不解决那些基础国民问题,没有人民的参与,就没有办法建立起新的社会,至少在那个时候,所有人都认为这样做是正確的。
然而,当某些基本问题开始被解决时,改革的进程也被打断了。
伴隨著华沙条约关联国的崩解,苏联这个曾经牢不可破的联盟內部,开始出现裂痕。
1990.03.11 立陶宛独立。
1991.04.09 乔治亚独立。
1991.08.20 爱沙尼亚独立。
(请记住101??????.??????网站,观看最快的章节更新)
……
就仿佛是一张倒下的多米诺骨牌一样,在隨后的一年多时间里,苏联的15个加盟共和国陆续宣布独立,並开始制订实现独立的步骤和措施。
虽然在1991年3月27日,戈巴契夫曾经在全苏进行了一些关於是否保留联盟的全民公投,但是76.4%的苏联公民赞同保持联盟的决定,並没有发挥出正確的作用。
自从1989年苏联开放了对外经济政策之后,陆续涌入苏联国內的资本已经迅速扎根下来,庞大的资本力量与诱人的福利,成功地帮助叶尔钦等支持分裂的苏联高官们在政治斗爭中取得优势,掐灭了苏联自我復甦的最后一丝生机。
1990.07.12
在苏共28大上,叶尔钦宣布退出苏共。
1991.08.19 莫斯科
苏共保守派发动政变,希望阻止改革进行。
政变只持续了两天时间。
隨著俄总统叶尔钦拒绝服从,並领导苏联军队倒戈,政变最终失败。
1991.08.23 苏联人民代议员大会
戈巴契夫宣布苏共为非法组织,命令军警和克格勃特工驱逐苏共所有工作人员,並且查封苏共的所有財產收归国有,並限制其在俄罗斯境內的活动。
1991.08.24
戈巴契夫宣布辞去苏共*****的职务,並建议苏共中央自行解散。
1991.11.16
俄罗斯领导人叶尔钦宣布剥夺苏联財源,接管苏联国家银行和对外经济银行,掌握了联盟的货幣大权。
1991.12.01
乌克兰公投独立,苏联彻底陷入瓦解倒计时。
1991.12.08
俄罗斯总统叶尔钦、乌克兰总统克拉夫丘克和白俄罗斯最高苏维埃主席舒什克维奇签订独立国协协议,成立独立国家国协,通过建立一个类似大英国协的架构来取代苏联,彻底击溃了苏联政府的新协议,最终导致旧有制度从根本上无法运作。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