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0章 称帝(1/2)
第320章 称帝
高殷在城郊,与佛教联手,佛寺出面为刘备、关羽、诸葛亮等知名人物封圣,而高殷则在寺庙內出钱供奉他们的佛塔,並营建单独的寺庙进行祭祀。
如果他不是太子,搞这么一套都算是淫祀,朝廷要打击的。可现在高殷就是朝廷的代表人物之一,很快都要去掉之一了,因此这些行为得到了朝廷的嘉奖,
在官方层面对三国时期的人物定性,继而推广三国文化。
都督府和鄴城內,也专门设立了军事法庭,大都督府的军人只能由这些法庭去进行执行,同时有著负责执行这些公务的独立部门一一宪兵部,他们在行政上高於一切军队將领,在太子完全掌控、高长恭等主要將领们又忠心耿耿的大都督府中,虽然有些质疑的声音,但很快被压制下去。
这又不是民主社会,是封建帝国。
人流多的通道路口都摆上了祠堂,让人们有的是地方拜关公,刑律部门主持的审讯也会在转轮圣王、月光王、关公等塑像下进行,让审判充满了神圣的仪式感,往往能逼得当事土兵將领懺悔认罪一一肃穆的氛围,容不得他不落泪。
而落泪就好办,只要当事人心防有所鬆动,一哭出来,就能把所有责任都扣在他身上,继而给神佛造势,说是神佛感化了他们。
同时將处刑包装成赎罪,是神佛因为他的悔改原谅了过错,通过法庭裁决后的行刑,能让他得到祝福,死后升入佛国,侍奉各神王。
这种行事的基础是裁决要公平,因此凡是涉及到死人的案件,高殷都会亲自过问,亲自做出批示,同时会呈报高洋,在至尊那里过一遍,让底下的官员不敢懈怠。
而这种风格,被高殷刻意培养出了一种浓烈的宗教氛围感,可以说,只要高殷亲自出现在他们眼前,让他们打普阳,都不带犹豫的。
好吧,大部分人还是会权衡一下利弊,但绝对有深信不疑的狂热信徒,对高殷的话奉若神諭一一毕竟也快要成真圣旨了一一这些人就是高殷著重提拔和拉拢的骨干。
在月光天子的率领下,他们终將一统天下,播撒仁德。
军队有了信念,就有了战而不退的理由,继而战必胜。
除此以外,高殷还在都督府內先行创立了新的团体:总角团和舞象团。
总角是七八岁到十三四岁的少年的总称,这时候的儿童將头髮分作左右两半,在头顶各扎成一个结,形如两个羊角,就叫做总角。
而舞象是成童的代名词,原本是一种古代舞名,接近成人的儿童“舞象,学射御”,后来也指代十五到二十岁的青年男子。
高殷將男性分开了两条界限,一条少儿,一条成人,规定都督府內的所有家属,凡是適龄子弟,都必须加入到这两个团中,总角团的成员年龄达標后,自动归属舞象团,而每一个团员理论上都是高殷的臣子,有著尽忠的义务。
高殷也没有亏待这些人,在实际的生活里会发放许多福利,例如零食、小吃,简单的玩具,还有专门设立了学堂和玩乐之所,印书局的部分区域会放置书籍,免费让他们翻阅学习,让他们感受到自己和非团的孩子们的不同之处。
这虽然也是一个成本颇大的工作,但未来將帮上大忙,还能改善一些人的生活,这可比像那些暴君一样,拿钱去修园子好多了,是属於既做了事,又顾及了民生,还赚了口碑、得到忠心的美事。
在另一条战线上,高殷的工作也做得不错,符璽局管理皇宫內,辑事厂主要负责高洋自己的东宫和鄴都,而娄昭君的宫人被杀戮甚多,需要广招新僕役,十之八九都涌入了许多高殷布下的暗子。
唐末的权臣朱温控制著昭宗李曄,李哗身边的侍卫和宫人都是朱温部下,只有小黄门丁、打球供奉和內园小儿两百多人不是。
朱温就挺想拔掉他们的,於是他布了一个超级大局:
首先,按照这两百多人挑选好长相身材都相似的替代者。
然后在別的地方开宴会,把这两百多李哗的人叫来之后直接开杀,替代者穿上他们的衣服继续假扮。
这个方式简单粗暴,又天马行空,於是在不知不觉间,李哗最后的近侍都已经彻底变成了朱温的形状,甚至李哗一开始都没发现,到了很久以后才发觉。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