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0章 战略(1/2)
第70章 战略
此刻,高洋尤其认识到高殷的屯田策有多重要了,在將滥官与俸禄的事情糊弄过去之后,他又將话题引回高殷身上,不仅夸奖了他的几个奏程,还將临漳令稽哗和太子舍人李文思官復原职,给予一定的赏赐。
同时,高洋又对几个重臣的官位进行调整,以可朱浑道元为太师,司空尉桑为太尉,冀州刺史段韶为司空,高演为大司马,高湛为司徒,而后又宣布要在最近修建大庄严寺。
做完这些,高洋就匆匆结束了朝议,免得杨又追著他问钱的事情。
“喉。”
下朝的杨忍不住唉声嘆气,面对这转轮王转世,杨也是佛了,明明他们大齐有看天底下最厚的底子,只要高洋不作,好好休养数年,那他们现在就真的可以发动战爭,攻打周国。
可惜大半的国力丟在了长城上,又在南方失去了一批干將,好在还是吃了梁国不少土地,比如太子提议屯由的石鱉等地,就是梁国动乱时趁机获取的。
可惜齐国的政策一向是重北轻南,对南方的攻势不够,否则现在尽得江南也说不定。
只是高洋也有高洋的难处,想到他被自己的弟弟和母后拉扯,杨也觉得难办了。
还好高洋留下了一个好太子,那孩子只要能坐上皇位,自己就能做他的诸葛亮、王猛,在自己的规划下,就能扭转大齐的態势。
只是想到太子今日在朝堂上的表现,杨又不得不狐疑起来,太子颇有壮志这对同样有壮志的自己似乎不是太好的事,得让太子收收性子。
下朝后的高殷回到了凉风堂,继续处理政务。
不多时,高洋派遣侍者传来了諭旨,八月的时候,陈国江州刺史沈泰带领三千多人归附齐国,这批人被安置在淮南附近,由於高殷提出了淮南屯田策,因此这三千人就交给高殷调用。
稽哗、李文思既然官復原职,那空出来的记室之位,高殷打算徵辟卢询祖。
卢询祖出身范阳卢氏,始祖为东汉名儒卢植,也是刘备和公孙瓚的老师,自汉末三国两普十六国至今,范阳卢氏一直是“声高冠带,为世盛门”,帝族之女也要找范阳卢氏成亲。
到了卢询祖祖父卢文伟这一代,他说服了刺史裴俊按旧跡兴修督亢陂水利,
灌溉良田万余顷,无数百姓因他获利,所以很多人將修復工程委託於卢文伟。
文伟哥是清贫的穷鬼,同时也是善於经营的人,一边接工程一边发展自己家的產业,渐渐地致富发达起来。
等到献武帝於信都建义,文伟哥就跑去投奔,深受高欢喜爱,先后任安州刺史、代理东雍州、青州事务。
文伟哥很会搞钱的同时也很不吝嗇,非常会来事,在哪儿人缘都好,经常和贵人们开宴会,是八面玲瓏的社交恐怖分子,在高殷出生的三年前去世。
文伟的儿子是恭道,死得比文伟还早,由孙子询祖继承祖父的大夏男爵位,
询祖懂术数,文章写得华美,哪怕是在世家子弟里也是难得的俊杰。
高殷的舅舅李祖勛曾经宴请各位文土,高洋就突然派人来宴会上说茹茹已经被打败了,你们怎么不写贺表呢?他的使者就在一旁等候,卢询祖是最快完成的,他的文章也写得最好。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