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章 谣言(2/2)
“款,有理!”
有人就恭维他:“这位军爷,想必消息比我们都灵通得多,不如给大伙说说,到底怎么回事。”
军卒重重咳嗽几声:“听说一一我只是听说,別乱传哈一一前日天子去北城,就是去杀二王的!”
眾人一惊:“那怎么二王就给放了呢?”
军卒放下酒碗,压低声音:“当然是太子向天子求情了!”
这话倒让眾人不太相信:“太子敢在天子面前说这事?”
“也许呢,那可是太子。”
“可是不对呀,我亲眼见到太子的仪仗,辰时出的城!”
军卒又是轻蔑的笑:“那你知道太子出城是去哪么?”
眾人摇头,像孩子一样等著听故事,让军卒颇为愉悦:“太子出城,是为天子供奉佛祖舍利,去的合水寺。”
“呵,原来也是胡!”
一名长衫文士笑了起来:“你知道合水寺离这有多远么?太子既然去了合水寺,又怎么能回邮城救人,难道他是飞回来的?”
“你別说,你还真別说!”军卒见有人他,也较上了劲儿,“太子还真就是飞回来的!”
“这更假了———照你所说,太子既然去了合水寺,他又是怎么知道天子要杀二王的呢?若是出城前就知道,他又何必出城?”
“对啊!这说不通呀!”
见自己的言论有被推翻摒弃的倾向,军卒也怒了:“你以为那是谁?那可是天子和太子!这件事在我们军中都传翻了,太子供养佛祖之时,忽然灵光乍现,
佛祖降下佛启,说是为太子换了一双神目,太子便见到二王被杀的样子!”
他站起身来,越说越激动:“太子闻言大惊,独自骑马出合水寺,路上连鞋子都掉了,佛祖便派菩萨替太子穿了一双飞靴,又给了他一张帛书,说是赦免二王的圣旨,太子还未来得及细看,那双飞靴就把他带回了鄴都。”
说到这,军卒又端起架子来了,一脸嘲弄地看著文士,眾人多是不信,但都给他斟酒:“然后呢?军爷接著说。”
“到了鄴都,太子也不知道二王被关押在哪儿,於是他向佛祖祈祷,从那地儿里又钻出来一个土地爷爷,给太子指引了方向,太子就赶去二王被关押之所。”
“一路上有妖魔碍路,但佛祖庇护,太子斩妖杀魔,通行无阻,到了地儿,
就见到二王跪在地上,长广王说永安王和上党王是虎精,让天子杀了他们。就在刀要劈下来的时候,太子大喊一声,『刀下留人!』”
眾人听得津津有味,就连掌柜的都跑了过来,攀走听得入迷的店小二,自己站在他的位置上听。
“之后呢,天子作何反应?”
“您继续呀!”
见文士也听得入神,军卒得意洋洋,继续说道:“天子想杀人没杀成,当然是大怒了,叫长广王去殴太子三拳,可长广王刚一走近,太子身上就发出佛光,
嚇得长广王手脚不稳,当时就跪在地上,在场侍卫也都跪下,念起佛来了。”
“天子没跪吗?”
“肯定啊,那是天子,佛祖也要敬三分。他问太子到这做什么,太子说佛祖请他救免二王,把那张帛书递了过去,可天子看了,居然大怒!”
“啊?为什么?!”
“因为上面什么都没有啊!天子见上面无字,更无赦免的意思,就对太子发起怒来,太子一委屈,咬破了手指,用自己的血在帛书上写下了佛祖的嘱託,顿时那些血就变成了金字,天子甚为感动,就答应他赦免了二王。”
军卒口才极佳,语气也拿捏得很好,惟妙惟肖的模仿在眾人的脑海中展开了一幅画卷。
一些信佛之人听完,深感震撼,真就念起佛来,令梦华酒楼沾染上了些许庄严的气息。
“什么是圣主明君?这就是圣主明君!这太子要是继位了,我看大齐吶,就有福咯!”
军卒哈哈大笑,从怀里摸出几枚铜钱结帐,酒楼掌柜也有些敬畏,只收了他一枚。
等走出酒楼,军卒身后多了几个人影,等他转进巷角,就一齐跟上,只是军卒已经消失不见了。
“跑了?该死,是谁在抹黑长广王!”
跟踪的人咬牙切齿,这几日流言不断,都说长广王是天子的帮凶,王府的人出门,都被百姓指指点点。
不远处的树上,军卒卸掉身上的甲,从树权上拿出一套新衣,摇身一变,成了一个赶脚的行商。
他进入附近的某处民居,部分伙伴们还在外面,而有些已经回来了,说话带著青州口音:“如何?”
行商点点头:“已经有人在跟著我了,事情很快也能传入太子的耳中。”
同伴继续问:“这样一来,太子真的会找上我们吗?”
“不知道呢。但他救出了永安王,就是对我们有恩。若是太子能找到我们,
就值得为他做事。”
行商叼著根野草,微笑著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