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4章 药食(1/2)
第264章 药食
傻柱很纳闷,自己爹突然之间就像换了个人似的..
不仅不再著辞工丰泽园,就连前些天的推来挡去的“胡同长”差事,
也“出尔反尔”的应了下来。
不止如此,现在的何大清,一天安排的可谓满满当当,上午请半天假去街公所“学习精神”、“参加培训”,下午回到丰泽园后厨忙碌,晚上灶上歇了火..,
拎著小包袱就消失的无影无踪,一连三天,天天如此。
他倒也好奇心作,偷偷摸摸瞧过那小包袱,没甚稀奇,多是些鸡零狗碎的香辛配料,黄芪、枸杞、当归、红枣、桂圆...每样就一两个、或是一小撮..:
所谓“厨子不偷、五穀不收”,学徒半年的傻柱拎得清楚,这几样都不用著刻意偷,客人点的菜需要拿这几样料时,厨子手一松、袖一抖,完活摘袖套时卷吧卷吧,齐活!
“药食不分家,说是燉鸡吧,鸡都捨得买了,也不该差这几样燉汤料钱。说是煮水煎药吧,又没一味是主药。说是给自己用吧,瞧我爹那身子骨,单一枸杞就够呛给老头憋上火..:“
南锣鼓巷,又一次被何大清“丟下”,下了电车独自走夜路的傻柱嘟嘟囊囊、分析“案情”。
猛然间一拍手:“是了!补气养血!这玩意儿是妇人科!”
眼里的兴奋要时间又退去,隨即涌上一抹狐疑:“那就更没谱儿了.:.我娘走了,我爹他给谁补吶?”
脑海里募然闪过南横街“捉姦”那一晚,又紧忙摇摇头,事情已经过去了。
可有些事越不想琢磨它越往你脑子里钻,耳边响起勤行里几个和自己爹不对付的傢伙,背后总嘀咕他爹那句“夫房顶炊烟少,寡妇门前是非多”..:
“除非..”
“柱子,嘀咕什么呢!”
“,易...一大爷!厂子里忙,您这是...下晚班?”
脆生生回应一句,这称呼习惯一时间难以改变,万幸“易”和“二”同音不同声,倒也能含糊过去。
傻柱对於眼前这位四合院新普“一大爷”並不反感,甚至还有股子亲近,不仅仅是因为当初对方肯实言相告“姦情”,俩人有了“共同秘密”,更是体现在一些生活细节上。
就臂如“傻柱”这个討嫌的外號,本名忘却、人人张嘴就喊,就连最亲近的荣哥儿同样如此,只有易中海还习惯喊他以前的称呼一一“柱子”。
“嗯,加班能多挣点『粮食单位”,你一大妈得见天抓药...”
傻柱张嘴就来:“可不是嘛,明明发到手的还是钞票,中间非得按小米市价换算计酬,有的地方叫“铱』,有的地方叫“粟』,搁咱北平,直接就叫“粮食单位』,到底是新国家,您说新鲜不新鲜?”
易中海含糊应付两句、將话题引开,走了一段路,才状作隨意的问道:“柱子,你那狠心爹怎么又扔下你一个人走夜路?雨水还在上幼稚园,最是离不开家大人的时候..:”
傻柱有心將自己刚才的“分析”说出来,话到嘴边文咽了下去。
“家大人的事情,我管不著!”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