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8章 巴掌(1/2)
第108章 巴掌
北平有句老话:有名儿的胡同三千六,没名儿的胡同赛牛毛。
这里的“名儿”指的可不是名字,而是“名气”。换句话说,就是讲求胡同名字要有由来、有典故。即便现在寂寂无名,至少也得曾经“红”过,追贼胡同便是其中之一。
自辛亥后,时任北平政府有意“雅化”各种胡同乱名。將鸡鸟鱼虫、猪皮毛粪等一应粗俗字眼儿全部谐音化,追贼胡同就此改名为“垂则胡同”。
但在民间,老百姓依然习惯將这里唤作“追贼胡同”。就如同“礼土胡同”,现如今仍然被大部分人唤作“驴市胡同”,“官场胡同”仍然被唤作“灌肠胡同”一般。
文三儿借看儿分酒劲,蹬看破三轮车晃悠到追贼胡同时,天色已然黯沉。
金甲土地庙位於胡同最北,越往里走、行人越多。似乎都怀著几分凑热闹的心思,想瞧瞧如何“引渡”王四大仙。
本就不大的一座土地庙,突然乌决决涌进来上百號人,挤得是水泄不通,只在主殿前预留出一片空地。
文三儿左挤右攘,见机得空、身子往殿前槐树上一蹄。视野居高临下,將整个土地庙尽收眼底。
主殿前是见方大小的空地,此时正整整齐齐跪著十位。看穿衣打扮,不似平常人家。文三儿暗自嘀咕,这十个“冤大头”,应该就是传言中,合资捐献十两黄金的“西城百姓”。
为首一人,双膝跪地、腰板倍儿直,正在焚香祷告。
只见他双手高举过头、面色虔诚,手捧一份“联名通天表”,正对著殿內斑驳的泥塑神像一一金甲土地爷“王四大仙”喃喃不已。
这段“独白”足足持续有十多分钟,直到殿外围观的人群开始躁动,这才不慌不忙、毕恭毕敬的起身,“焚表上奏”。
神像旁一直背对著眾人的“司仪”,此时施施然转身。只见他口中念念有词,脚踩七星步、绕著尚未燃尽的火盆打转。文三儿居高临下,视野被门框卡住,只能瞧见这人一身彩衣打扮,却看不清楚面容。
就见他越转越快、越快越转,宽大的彩衣迎风鼓起,靠近火盆的袍袖略微抽动、似是洒出一把粉末。再瞧原本火势渐衰的盆中,猛然间窜起一人多高的火苗,在空中散成点点火团。
“嘴~”
围观眾人一声惊呼,就见那些火团在空中短暂停留了一阵,寰时即灭,火盆上方开始散发出道道“霞光”。
这场景落在殿外眾人眼中,只觉得那原本落满灰尘的泥塑神像,在道道“霞光”映衬下,如神亲降。这还没完,原本昏暗不明殿內,神像头部猛然被一团白炽、明亮的灯光照亮。
“快看!活了、活了!”
有眼尖的主儿,伸手捂嘴、遥指神像,声音里满是难以置信。
惊呼声引得眾人隨他手指的方向看去,只见泥塑凡胎的神像面孔虽然如常,
但是两颗眼珠却如同真人一般,上下左右、有规律的转动著,活灵活现,似乎正在打量著眾人。
这般神异场景只维持了片刻工夫,等到“霞光”散去、灯光熄灭,神台上的泥塑神像似乎又恢復了往常那般模样。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