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1章 就仗著殿下宠你(1/2)
齐雍頷首:“派人先盯著左康华,不要打草惊蛇……香河那边的动作再大一点,看看显国公会不会露出狐狸尾巴,户部那边,”他看向了张修远,“张致寧被看管在家中,甘州粮草案,是你立功的好机会。”
张修远在户部处境不太好,皇上破格晋升他时,朝中便有不少人不满,但因张修远当年下放甘州大榆县那事,是太后党打压张家父之故,经不起调查,那时张昌兴冒死上骇,尸骨未寒,正是名声正盛之时,如果这事闹出来,对太后党相当不利……
因此,太后党没跳出来反对。
其他大臣便是不满,也没反对。
张修远点头,他连升八级,是靠著父亲死后哀荣,破格晋升,论资歷是完全比不过户部其他官员,又因张致寧对他十分防备,处处掣肘他,他在户部难免要受到排挤,如果能协助大理寺办妥甘州明粮仓丟粮案,他就能在户部站稳根脚。
……
甘州粮仓案,闹得朝中人心惶惶,地方官员也都受到了牵连……
与此同时,浙江那边也时有捷报传来。
柳老將军带柳家军在浙江一带清缴海盗,及小股倭寇,缴获的倭船改造成了新的战船,金银財宝尽数押送进京,充入国库。
到六月底,福寧一带倭寇猖獗,柳老將军带兵支援福寧。
齐晟携著文武百官,看著国库前所未有的充盈,大笑问:“眾卿,可有什么感想吶?”
朝中一干清流们畅所欲言,从隆盛行一案牵连了多少官员,从官员家中查抄了多少钱財,那些官员又同地方哪些富商相勾结……
怒斥地方官商勾结,官官相护,搜刮民脂民膏,三年清知县,十万雪粮,简直不把朝廷放在眼里……
隨后一个个义愤填膺地叫囂著,要治吏,整贪腐,甚至有都察院的老大人放言,若有人阻拦,定要效张少傅死諫。
其他官员们连嘴也不敢张了。
张昌兴冒死上劾还歷歷在目,死后哀荣,羡煞了不知多少人,有了前车之鑑,文武大臣们是毫不怀疑,死諫这话不是说说而已。
前有隆盛行一案,后有甘州粮仓丟粮五万石,牵连了地方官员无数,整飭吏治,已经是摆到了檯面上,早是刻不容缓了。
齐晟达到了目的,笑眯眯地说:“都察院负责弹劾,科道负责封驳纠劾,再由朝廷委派巡按御史,持尚方斩马剑,到地方代天子巡狩。”
大周朝监察体制十分完善。
“都察院”为天子耳目风纪之司,凡有奸邪乱政、结党营私、作威作福者,以及无所作为、贪婪无耻者,学术不正、钻营仕途者,皆在弹劾之列。
为免都察院弹劾失当,又在六部设了“科道”,六科给事中属科道言官,与都察院职责相近,却归属不同,权能更则重於“封驳纠劾”,即驳正其中的错误、提出处理意见,然后分发各部处理。
而地方,还设有“十三道监察史”,负责监察地方官员,地方官员越不过十三道监察史。
“巡按御史”由朝廷委派,是皇上最信任的人,持尚方斩马剑能先斩后奏,以小制大,权利通天。
场中诸人无不背心泛凉,已经能感受到,接下来大周朝將要掀起一阵腥风血雨。
皇上在登基二十年后,终於露出了真龙的爪牙。
不知不觉,就到了七月初七,母亲也快要临產,沈昭嬑与齐雍商量后,就搬进了临照园,每日出入镇北侯府照料母亲。
因为快要临產,府里时刻都准备著,柳心瑶也有些紧张,整日里睡不好,眼看著憔悴下来了。
“你才嫁进齐王府一个月,一直住在临照园也不方便,不如你先回去,等我生產的时候派人通知你,反正两家隔得也不远,往来最多一个时辰……”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