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章 再起波澜(1/2)
人一旦对某些东西感兴趣,便会不请自来。
《长安时报》二期今日售卖消息不小心传了出去,勛贵使奴蹲守於致知院门前不远处,欲抢先一步购得此报。
至於为何如此,只因某勛贵如同大喇叭一般,吹嘘自家郎君有了此报,竟自愿读书识字,而已识字郎君研习此报,数日之內便会吟诗作赋,水平之高,远甚於己,但其从不怀疑尚有一种可能,便是其胸无点墨,矮个子里拔高个。
甚至国子监那首奇葩诗亦流传出来,竟惹得一眾勛贵稚子纷纷叫好,简直不忍直视。不过对於《长安时报》宣传无疑是成功的。
哄闹如同菜市,卫率兵士不得不亮刀剑嚇唬,才让这群人老实列队购买,至於商贩走卒,僧尼道俗皆不敢前来,便於两市苦苦等候。
锣声如往常响起,列队如长龙,甚至能见黔首身影,或许其大字不识一个,但大人物说的夸张虚词,其坚信不疑。
购得一张时报,便揣在怀里,拔腿往家里跑,不知其回家,將此报交给亦是大字不识的好大儿,会不会因浪费五十文而失声痛哭,或是由此刻起,於心中埋下读书种子。
时报二期引起轰动程度甚至远甚於一期,兴许是期待已久,又或许因为杂文中出现几种造纸之术,而以竹造纸,更是闻所未闻。
李承乾此次为避免再引起朝议,刊印造纸之法,著重標明始於何处,由何人进献,皆刊印於报上。当然了,不可能写如此详尽,便是某州,某姓氏郎君进献,至於你欲细查,那便去查,若能查及,李承乾下跪认输。
某府老丈手持时报,仅观之数眼,便气急。
“南方竹子遍地,此物极易生长,用之不尽,若是此法当真可行,不需数年,纸贱价廉,当真好手段,看不见刀子方是最致命的。”
“去吧!”
……
时光转瞬即逝,这日一早,李承乾甚至有心情餵鱼,但冯孝约没有眼力见。
“殿下,出事了!”
李承乾一招仙女散,鱼食拋向空中。
“隨孤来!”
君臣坐定。
“何事?”
“殿下,长安书商將时报运往別处售卖,途中遭劫,车驾亦被纵火烧毁,所幸人无事。”
李承乾冷笑,此举不过延缓时报推广罢了,莫非彼辈技穷尔?
“察事司快马急报,洛阳等地覆版已出现,其价格售至一百至一百五十文,依旧售卖一空,有不良之徒藉机牟利,且出现一些小报,其內容不堪入目。”
李承乾闻言一冷,推广之事倒是达成,但吃相也太难看了,乱象已有苗头。至於那不堪入目小报,欲借来一观,给予评判,可惜了。
“尚有一事,殿下请过目。”冯孝约呈上几份纸张,脸上颇为凝重。
李承乾一眼望去,便大惊失色,道:“此物何处得来?”
“有一稚子分发给行人,刚分发被一郎君发现端倪,擒拿至长安县衙,臣阿耶得知,已擬呈状上奏,急忙告知於臣,让臣先上呈殿下,早做定夺。”
李承乾闻言,思虑片刻,多事齐发,背后必有猫腻。
“將此物带给李詹事,再將相关之讯告知,孤即刻入宫面圣。”
“喏!”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