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章 帝王教子(求追读)(2/2)
李承乾背后一阵凉意,装逼过头了!內心祈祷李世民不要提及此事,得回去同李百药沟通一二,不然欺君之罪可不是儿戏。
李世民搁笔,观看几眼,甚是满意,隨之行至李承乾身旁,轻拍其肩膀,道:“承乾,往后行事多与东宫诸位师傅商议,李詹事乃见识超群之辈,定能献出良策。”
“儿可是做错了?儿只是想为阿耶分忧,別无他意。”李承乾演技略长,已能在瞬息之间,眼眶微微湿润。
“承乾,此事你无错。朕知你是善意,但你让其呈上马掌,此举於李僕射,无疑是祸事矣。”
李承乾闻言,祸事?脑海灵光乍现,仅一瞬,便明悟关键之处,暗骂:玩政治就是脏。
难怪那日李靖面露难色,原根源在此,还是前世桌球打太少缘故。
明悟之后,李承乾心中大定,佯装道:“儿不明。”
李世民示意李承乾坐下,一脸正色道:“此物出自东宫,李僕射无论以何种名义上奏,均有抢功邀功之嫌,此举必损清誉。若是传出去,朝野沸扬,李僕射可能因此闭门谢客。”
果然如此,自己还是疏忽了。拜访之前,只是想询问马蹄铁之事,至於將图纸留给李靖,完全是临时起意。当然了,亦有想施恩於李靖之意,欲让其达成收下薛仁贵之意。
李承乾也曾想过直接献上马掌,但思量之后,便作罢。利益不大,若是直接献上,以李承乾对李世民了解,至多就是寥寥数语褒奖,也不一定能引起重视。
届时,若是李百药再献上炼钢之法,怎么看都是一场有预谋邀功,若是有心人造谣,东宫製造兵器,届时百口莫辩。致知院还在修缮当中,目前还不能用作於幌子。
推敲繁多,唯独忘了政治因素,失策!不过也好,至少於李世民而言,有些许不成熟李承乾才是认知中的孩子。
“阿耶,如此一来,儿岂不是害了李僕射,早知儿询问其之后,便带回呈上阿耶,如此便无事矣。”李承乾连忙找补道。
李世民听闻李承乾此言,不由对其高看一眼,甚是聪慧,且有公心,人君之胸怀,只是少些人情世故,少些歷练罢了,笑道:“承乾,你能这般想,甚好。”
“阿耶,儿即刻到李僕射府中拿回图纸。”李承乾决定装一把,李世民既然知此事,想必李靖已然上奏。
“胡闹,李僕射已献上!”
李承乾闻此言,倒是心神一松,朝中並没有风声,此事必然妥善处理。
戏精附体,道:“这可如何是好,孤便至李僕射府中致歉,此乃孤之过。”
李世民示意李承乾稍安勿躁,道:“承乾,为君者,当思己过,此乃大善。但行事需三思,你现为太子,此举倒也不无不可,若是他日贵为人君,召其御前,私致歉便可。”
李承乾一愣,隨之明悟,终究是现代思维主导脑海,还需多加学习。君臣有別,君有错,但不能大张旗鼓认错,易损君威望与圣明。
史上皇帝都忌讳罪己詔,但凡下罪己詔,多不是真心实意,欲达到某种政治诉求。
“儿谨记!”
“隨朕来!”李世民见李承乾满脸凝重,显然有所得,甚喜。
两人行至御案前,李世民抽出两份奏章递於李承乾。
李承乾接过一看,儼然是李靖代呈马掌奏章以及请罪疏。
好好好,又上一课了。
“承乾,朕已让朝中重臣参与此事,少府监、军器监想必今日便有成果。你隨朕一同前去。”
李承乾无言以对,敢情李世民全安排好了,召己前来,纯属帝王教学。
“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