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2章 星辰天命,战爭大幕(1/2)
第262章 星辰天命,战爭大幕
自纵横家道子苏谷登山拜门之后,整个奉阳学宫的气氛变得越发紧张。
钦天监监生以及九州天骄,几乎不眠不休,一心扑在钻研功法之上。
对他们而言,机会已经不多了。
隨著道子级人物逐渐上山,补充功法的难度將会不断拔高,到时候能留给他们得到气运垂青的机会,只会越来越少。
在苏谷登山之后两日,杂家陈胜也登山问道。
然而,陈胜还未走到李砚知跟前,便被苏谷轻易镇压,
至此成为了奉阳学宫第二位道子。
“道子终究还是道子,陈胜虽败,但实力还是超出我等数筹,只能说明苏谷太强!”
“杂家在诸子百家中,不显山不露水,属於中等偏下的层次,但纵横家却是仅次於四大显教的存在,存在差距也是情有可原。”
“即便如此,也非我等可以比擬,除了郑子安张启等人还有机会追上,我等怕是连和道子交手的机会都没有。”
亲眼目睹道子级大战,眾人对道子级的实力,了解的越发深刻。
甚至陈胜与苏谷的搏杀,较之两日前李砚知与苏谷的大战,要更加激烈残暴。
但正是因为如此,才能让眾天骄更加看清楚道子级战力。
李砚知的手段,已经逐渐超出了他们的理解范畴,所以相对而言,反而看不清其中的玄妙。
但陈胜的层次,相较而言,弱了不止一筹,恰恰能让眾人看清其中蕴含的精妙之处。
奉阳学宫中,不时可见三五天骄,成群结队,哪怕在吃饭,也在议论著功法,以及道子之战。
“百家道子估计会在未来一月之內相继上山,不知到时候又会有怎样的大战。”
“再强估计也不会再超过纵横家那位道子了,在道子级妖孽中,苏谷很可能已经站在了巔峰,
?
“哪有你说的这么夸张?法家、兵家,还有道家和墨家,这四大显教道子,哪一个不能与之相提並论?”
“说不准,显教虽然强大,但也不是绝对无敌,否则现在坐在问方殿內的,就不是李师了。”
路上,郑子安听著眾人的议论声,暗自握紧了拳头,大步往半山腰而去。
败於李师之手,他心服口服,但若想让他面对道子还要再低一头,这口气,他咽不下去。
苏谷自己不是对手,但是在看完苏谷和陈胜的战斗后,他发现了希望。
只要再变强一筹,就能和陈胜手腕!
到那时,他便有资格,继续担任李师的接引使!
与此同时,
李砚知正与苏谷交流方术修炼经验,
苏谷的方术玄妙异常,甚至在精妙程度上,比之自己还要更深一筹。
最终决定性的碰撞,也能看得出来,苏谷方术的极限力量,非同凡响。
而且,苏谷仅用一个方术,便演化出了诸多不同力量的方术,著实让人惊嘆。
“此法,倒也不难。”苏谷为李砚知倒了一杯茶水,笑著解释道,
“我的方术在一开始,仅仅只能控制禁之线,可以说非常弱小,最开始觉醒方术的一段时间,甚至连同龄武夫都打不过。”
李砚知惊看向苏谷,他没想到苏谷最强大的纵横棋盘,竟然在最开始会如此屏弱。
这一点和他看的《雷狱》极为相似,都是从最开始最简单的方术,一步一步提升到顶级方术的层次。
苏谷继续说道,“但我偏不信邪,天下方士这么多,凭什么我不是站在最高处的那一个?”
“后来我拜入纵横家,终於找到了正確的路,悟出了纵横棋盘。”
他伸出手指,两条丝线瞬间交叉,“这是最初的禁丝线。”
“之后—”一枚枚棋子悬停在禁丝线上。
苏谷向李砚知一点一点展示著自己的方术“虽然在最开始仅仅只是最弱小的方术,但我將棋子作为承载力量的核心,不断完善方术秘纹,这才將纵横棋盘推演到这般层次。”
“以棋子为核心么?”李砚知看著在眼前沉浮的棋子,
“每一招棋路都代表了一种截然不同的杀招,这些棋路之间不会形成衝突么?”
“而且若是按照这种情况去推演方术秘纹,那么方术秘纹的复杂程度,恐怕会达到一个难以想像的地步。”
苏谷頜首,“纵横棋盘的方术秘纹,的確很繁杂,这也是我增加了多种力量的缘故。”
“但並非是每一招棋路就对应一种方术秘纹。”
“我的方术秘纹合了诸多力量,形成力量源泉,待棋子形成棋路之后,再释放出不同的手段。”
统一的力量根源,不同的释放途径—
李砚知若有所思,苏谷的纵横棋盘,果然不容小。
单论复杂程度,比之自己的方术还要更甚一筹。
若非自己拥有神性,可以修炼方术神种,否则就单一方术而言,此人甚至还在自己之上!
苏谷解释了自己的方术原理之后,开口询问道,“不知李兄抵挡纵横棋盘时的金光屏障,是何种方术?”
“这是御阵之术演变之后的秘法,名为金光阵”李砚知隨手勾勒出几根金色丝线,演示道。
二人在方术的探討上,仿佛相识多年,碰撞出了很多之前没有想到的火。
尤其是在方术融合上,交流起来颇有一种相见恨晚的感觉。
“李兄既然可以同时修炼多种方术,为何还要钻研方术融合?”
苏谷问出了心中疑惑,“方术融合这条路,我也不確定是否正確。”
“最开始,单纯是因为原本的方术太弱,所以才想尽办法融合多种方术,化为己用。”
李砚知答道,“我也想將方术威能再往上提升一个层次。”
“单一方术的变化,相对而言更容易被针对,若能將诸多方术的优势结合到一起,形成新的方术,必定会是另一番天地。”
苏谷点了点头,“多种方术融合,的確是提升战力的有效途径之一。”
“李兄如今一只脚已经跨出道子层次,如果能完成方术融合,估计就能完全走进道子之上的境界了。”
“道子之上?”李砚知给苏谷添茶,“我长时间闭关,对外界情况並不是很了解,不知这道子之上可有什么说法?”
苏谷接过李砚知递来的茶杯,道了声谢,轻抿一口,“道子之上这个说法,实际上也是在奉太一出现后,才有的。”
“在此之前,无论多强,也只会被认定为道子级天骄,实际上根本原因就在於,实力没有拉开本质的差距。”
“最强者,莫过於四大显教,以及其他大教派的道子,基本上按照各家位阶排序,虽有强有弱,但至少都在同一个层次內。”
“直到今年年初的万仙来朝,奉太一出手,道子之上这个称呼应运而生。”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