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章 黄芪大丰收(2/2)
张遥把採购的钱交给了他,然后拍了拍他的肩膀,道:“没问题就好,那就辛苦你了。”
计划里原本进度並没有这么快,但实际操作起来之后张遥才发现,只要一件事情开始了,配套的东西也必须隨之跟上,甚至需要提前准备才行。
第二天一早,张遥带著村民们上了山。
今天第一天挖黄芪,他需要和村民们说明一些注意事项,避免他们发到不合格的,反而造成浪费。
虽然黄芪满山片也都是,但如果没有节制的乱挖,不出两年就可能被挖绝了。
所以必须要有忧患意识,提前避免这样的情况发生,只有科学採挖,才能符合可持续发展战略,否则就成吃绝户了。
所有人来到山中之后,张遥便对眾人道:“阿叔阿婶们,注意了,一定要挖大留小,挖密留疏,有些挖的太多的话,可以从附近找一些小苗种上。
虽然山上黄芪很多,但也不要全都刨出来了,有挖有剩,来年才有的挖。”
村民们听后,异口同声的大喊道:“好,没问题。”
张遥交代了该交代的之后,所有人就开始行动了起来,专门寻找树根很大的进行挖掘。
“哇,这长的真粗啊,根长得也特別多,一棵树得挖上一两个小时。”
“我这一根特別长,差不多有2米,比我都长。”
“你们看我这一颗,比我的腿都粗,再过两年估计都要成精了。”
村民们一边挖,一边炫耀著自己的战果,每挖出一颗黄芪来,都要互相炫耀一下,比一比谁的大。
这里的黄芪从来没有被人挖过,所以长得都非常的大,每一棵黄芪树都有很多分叉的树根,而且这些树根很长,有些一棵树就能挖出来十几二十斤的根。
除了生长的年份长,土壤也肥沃,所以比种植放肥料的长得都好。
这种高山之中的野生黄芪,最珍贵的主要在於没有化肥,没有农药,纯野生的总要比种植的好。
“没想到这种漫山遍野,平时都拿来当柴烧的东西,居然是一种药。”
“以前只是长得有点特別,种子干了之后风一吹,满山遍野都哗哗直响。”
“要是咱们早知道他可以卖钱,咱们也不用穷这么多年了,可就是没有人告诉我们。”
村长张长荣这时也道:“得亏咱们村出了阿遥这么一个大学生,要不是他学到了知识,懂得多,不然这些玩意儿继续在这里长100年,也不会有人发现它的价值。”
“说的对,多亏了阿遥,没有阿遥,用咱们的榆木脑袋,100年也不会想到可以把这些东西卖出去赚钱。”
“我小时候就看这小孩儿,不简单,我猜他长大了肯定有出息,果然没有猜错。”
“行啦,你就別吹牛了,阿遥有出息也是因为他自己努力,他读书吃了多少苦,你知道吗?”
张遥听著他们一人一句的夸著自己,听的耳朵不由得发热。
他对眾人道:“阿叔阿婶们,你们就別夸我了,好好干活儿好好赚钱,咱们一块儿把日子过好才是硬道理。”
“阿遥说的对,咱们努力干,明年全村人都盖小楼房。”
村民们干劲十足,黄芪被挖起来之后,他们还会认真的填上土,也会在原来挖过的地方种上一颗小的。
挖出来的黄芪大小分类,然后一捆一捆的捆起来堆在一旁。
不多时,每个人都挖了不少,目测每个人起码挖了六七十斤左右。
临近下午的时候,村民们用大编织袋把黄芪都装了起来,然后用背绳背著开始下山。
村民们排著长队,背著沉重的货物,向著山下的村子走去。
每个人都被货物压弯了腰,他们用多年累积的经验,把握著呼吸的节奏,即便负重走上很远,但依旧步履稳健。
这样的技能是每一个山里人都掌握的,因为他们每年都要从很远的地里,把很重的粮食等作物,用肩扛背驮的方式带回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