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4章 咎由自取(2/2)
那个討债鬼跟陛下的关係还僵著呢。
皇帝南巡迴来,都三个多月了,一次凤兮宫都没进过,旁的宫殿解了禁,陛下哪怕不亲至,好歹会派个人垂问一番,以示皇恩,偏偏,长孙皇后那里跟个冷殿似的,有时,御前要办事,需要路过凤兮宫。
他们寧肯走两刻钟,都要圈过去。
可见多不得人心。
她需要哀家扶持。
“梅仙,梅仙,呜呜呜……”
不是哀家不救你,而是,而是,苍天啊,暗害皇子的罪名太大了,哪怕你只是勾结嬪妃,窥探帝踪,或者,只害了宝贵嬪也成。
为何要动皇子啊。
姨母,姨母救不了你了。
长孙太后浑身瘫软著,被路九德带人扶进轿子,送回慈安宫了。
回去后,她直接就昏死过去了,太医院乌泱泱,来了一群人,又是扎根,又是灌药,好不容易治醒了。
太后也臥床了。
她病的啊,都睁不开眼,再也顾不上傅梅仙……
洪聘更是没人理会,洪相绞尽脑汁,拋下一切,维护的也只是自身利益,余下者,只是跪谢元昭帝时,稍微提了一句大女儿罢了,小女儿的生死,他只说了一句『咎由自取』。
他心里也是埋怨小女儿的,不是她『疯了』,作出塌天大祸,洪家怎么会落得如何下场?
洪妃同样也恨。
因为,她的『结果』也下来了。
『御前失仪』,贬位『才人』,迁居静仪宫,无召不得出宫,大皇女也被挪到东三所,有女官和嬤嬤们伺候。
那个惩罚,比之洪聘和傅梅仙,当然要轻多了,但同样难受。
静仪宫,在后宫西北角,挨著御马间,是皇宫最偏僻的地方,往日都是封宫,根本就不住人,那里面伺候著的宫女太监,都是『养老的』……
那里虽然没有主位管著,但也跟冷宫无疑。
洪才人还是个『无照不得出』。
大皇女也被抱走了……
比之洪聘和傅梅仙,洪才人之『强』,也就只剩下能活著了。
但是,不得不承认,跟洪聘相比,洪才人的確更像洪相,拿看了元昭帝给洪聘下的定罪圣旨,她想了半宿,终於想通是怎么回事,连冤都没敢喊,更没敢穿的大皇女去求情……
反而相当乾脆地把孩子送走,自个儿老老实实的去到了静仪宫。
她都没敢做点表面功夫一一在静仪宫三跪四跪谢罪。
真是生怕元昭帝反感,顺手也把她给嘎了。
“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只有活著才有未来,”
“死了,就一切皆休。”
洪才人走进静仪宫。
赵淑仪念在往日的情分上,抱著大皇女,远远站在宫道尽头。
母女俩遥望一眼。
大皇女细细碎碎地哭,眼泪一对儿一对儿地落,却没有声音。
洪家的事,至此了结,洪聘的尸首,被埋进了乱葬岗,半夏最后反水,护得家人安稳。
她一根腰带,把自己吊死了。
安葬在了宫人斜。
而待书等人,举报有功,免了罪行,但柔嬪却不敢再要她们,给足银子,发还內务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