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一章 :议论纷纷(2/2)
“柱子哥不讲讲,撞了脑袋后有什么感觉,医生下病危通知单的时候你知道吗?”
眾人也是支棱著耳朵,想做八卦前沿的第一批,得到的却是杨师傅训诫徒弟的话:
“周宏你这小崽子,还有几天就要调任了,到了新厂区做不出拿手的饭菜你就喝西北风去吧......”
眾所周知,资歷越深的厨子,见识多了以后这懟人的话语也是异常丰富,更何况身兼一个师父的名分。
劈头盖脸的训诫,不仅让周宏噤若寒蝉,也让后厨渴望吃瓜的眾人安静地低头做事儿。
哐哐切菜的何雨柱此时正在分心思索刚才的广播內容:
按道理来说,上次完美地做出招待餐和这次乐於助人的事跡,足够厂里给予一次奖励。
奖励没有发放的原因无非就那几种:
可能是受到了人员调动的影响,还可能是某道关卡出了问题,亦或是真如广播中所说的奖励滯后。
还有那新的广播员於海棠叶,许大茂那个活跃的人除了正剧中跟於海棠的交集外,就没有其他的故事吗?
噠噠噠的切菜声停了,何雨柱的思索也断了,原来是一大盆土豆已经变成土豆丝儿......
打好了算盘儿想要早走一会儿的何雨柱,还是坚持在打饭窗口忙活完才吃饭离去。
期间也是遭遇了工人们的好奇追问,但在何雨柱极快的打饭速度下,愣是堵住了眾人的嘴。
正如那句话,你若强大自有大儒为你辩经,那些知道內慕的人成了新的关注焦点儿。
“何师傅这就要走了,你真是太客气了。”
“听主任的话,早干完活儿早休息。”
“慢走,路上注意完全。”
“好嘞,回见。”
轧钢厂门卫处,手持点燃香菸的守门人美滋滋地跟何雨柱道別。
走在路上的何雨柱还不知道。
除了厂里的议论他的人越来越多,四合院儿中的各家各户也是对何家掀起了新一轮的议论。
此时的贾张氏就像是喝了两斤老陈醋一般:
“这院儿里生活最好的还得是何家兄妹,这昨个儿晚上借的钱,一大早就还清了。”
“不仅如此,还得了大几百,老贾走的那会儿才得了多少补偿。”
原来是易中海从不做亏本儿买卖,何大清这些年寄来的钱既然已经被还了,那就要还得有效果。
广而告之,既能彰显他一大爷办事儿可靠,也能凸显出他对何家兄妹的关爱。
附和贾张氏的人不在少数,其中以三大妈为最:
“贾嫂子说的在理儿,看看何家以后两个在岗职工要过的日子,再看看我家老阎一个人养家的日子。”
“这根本就没法儿比,柱子之前还说要想办法儿凑出来买两辆自行车的钱,这下直接到位了。”
即使是羡慕嫉妒別人的生活过得好,也不忘掺杂自家日子艰难的卖惨。
閒聊的大妈们除了討论何大清寄来的钱財,更是有人自觉地给易中海脸上增添荣光:
“要说这一大爷也是真局气,说把钱给柱子就全给了,一点儿没昧下。”
“那可不,我家老易做事儿向来靠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