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5章 三路出征(2/2)
“要是没有正月那场大雪,咱们早就开拔了,早就与韃子开火了。现在晚了一个月拔营,倒叫韃子缓了过来,派了一个什么洛托?”
“怕他个球,洛托来得正好,咱们正巧把他一起吃掉!”
“哈哈哈哈!”眾人大笑。
爱新觉罗·洛託,满清庄亲王舒尔哈齐之孙,贝勒寨桑古之长子。洛托时年三十九岁,清初名將,但在皇太极时期“悖乱违法”,削爵幽禁。
“京师爆发瘟疫,韃子死伤无数,名將凋零殆尽。连尼堪、屯齐这种二流货色都能担任大將军,更何况洛托这个无名之辈?”
丹初笑著,对情报局长冯加礼说道:“老冯,你跟大家说说洛托的底细。”
“诺,”冯加礼位高权重,却为人谦和,沉默寡言,在眾將中风评不错。
“洛托有个叔父,是大家的老熟人,满清郑亲王济尔哈朗。济尔哈朗的父亲,则为舒尔哈齐,是野猪皮的二弟,被野猪皮囚禁至死。济尔哈朗的大哥,则为阿敏,被皇太极囚禁至死。
“如今多尔袞死了,福临年幼,济尔哈朗当起了家,遇到赤军崛起,如今已经病倒,难以理事。洛托也就起来了,復封三等镇国將军。
“正是朝中无大將,廖化作先锋。济尔哈朗保举洛托为镶蓝旗满洲都统,纠集满蒙汉八旗,號称五万旗兵,南下增援鰲拜,其实际兵力,当在两万余八旗……”
两万多八旗兵?这可不是个小数字。再加上鰲拜手中的八旗兵,武昌战场上將聚集七万左右的八旗兵,再加上绿营扈从军,总兵力当在十二万以上。
跟著岑丹初,將士们早已树立了必胜的信心,对未来战事颇为乐观。
“吴三桂与孙可望狗咬狗,咱们没了后顾之忧,可以专心对付鰲拜。民心在我,水师在我,火器在我,此番决战,必能早奏凯歌。”
“荆州那边,倒是要多加防备。守將阿尔津號称名將,如今又来了一个李国翰,不可小覷。”
“胡镇台驍勇善战,第五镇又有湘西土兵、顺军老卒。如果阿尔津胆敢乘机偷袭,定教他有来无回。”
“去岁我军大捷,韃子湖广四川总督罗绣锦惊惧而死。接替他的李国英,倒是可以做些文章。若能把他策反了,我觉得,对將来的战事大为有利。”
李国英,山西大同卫人,原是明朝边军世袭武將,驍勇善战,明末时为左良玉麾下总兵,与马进忠、金声桓、王允成、徐勇等为同僚。左梦庚降清后,李国英一门心思投降满清,表现出卓越的军政才能,永历二年被清廷擢升为四川巡抚,编入汉军正红旗。
他与另一个汉奸李国翰名字相近,其实並无亲谊,如今正坐镇武昌,配合鰲拜对抗赤军。
“鰲拜虽有十二万大军,真正堪用的只是七万八旗兵。另外五六万绿营兵,就算精锐能战,也必是心存观望,不会卖力死战。”
丹初断然说道:“韃子以异族御中原,暴虐无常,民心不附,歧视绿营,绿营不从。鰲拜虽然精明强干,却並不能改变这一局面。他之於李国英,犹如屯齐之於沈永忠。武昌之战,不过是长沙之战的翻版而已。”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