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7章 步兵第四镇(1/2)
第377章 步兵第四镇
明末农民起义爆发於陕北,首领如李自成、张献忠者,大多曾在陕西边军效力。陕西本就是边防重镇,加上农民军的起义,陕籍武將群星闪耀。
凭什么孙可望能称秦国主?还打算僭越帝位?
袁宗第在大顺军中的资歷,大致与孙可望在大西军中的资歷相当。但南渡以前,大顺军的实力远过於大西军,袁宗第在战场上远比孙可望活跃,名声也比孙可望响亮得多。
大顺军与大西军宿怨已久,若孙可望敢称帝,大顺军肯定不答应。
杨武狡辩道:“老万岁驾崩前……”
刘体纯驳道:“什么老万岁!大家都接受了朝廷敕封,奉大明正统,你们西营还有什么老万岁!”
杨武虽有胆量参加鸿门宴,毕竟只身一人,不敢反驳刘体纯,说道:“大西王薨逝前,还有遗言,曰『明朝三百年正统,未必遽绝,亦天意也』。是故,孙公接受永历帝敕封,称秦国主,统一节制大西文武……”
李定国自感虎落平阳,在酒宴上言语不多。这杨武是孙可望的亲信,说话囂张,令人颇为不悦。李定国用手轻敲酒桌,冷哼一声,打断了杨武的话,说道:
“当年陈邦傅派胡执恭謁见孙可望,詔书语句乖张,不成体统,为偽詔无疑。吾与南府皆劝可望不要受封,且观朝廷动静。可望自以为得计,明知有偽依然受封,遂受辱,至今不悟,以偽敕偽印自居秦国主,貽笑天下。”
李定国是当事人,他言之凿凿,足以证明秦国主之偽。
其实,此事早已天下大白。永历小朝廷前后三次派使,敕封孙可望为“平辽王”。孙可望都不受封,仍以秦国主自居,用陈邦傅所偽造的镀金银印发號施令。
马宝对李定国很敬仰,说道:“协台在衡州大捷,阵斩尼堪,八湘振奋。孙可望不思反攻,反而图谋协台,断送湖南大好战局。听说,他还打算建国称帝?”
岑丹初收编李定国,颇有乘人之危之嫌。李定国原本耻於担任赤军协统,但亲见赤军训练有素、武器精良,比驾前军有过之而无不及,也就释然了。
杨武身为孙可望的部將,並不反对孙可望建国称帝。他也是流寇出身,和大多数农民军將领一样,怀著朴素的民族爱国情感。只要孙可望不降清,管他是秦国主还是后明皇帝呢?
为尊者讳,杨武不便多说。李定国直揭其丑,说道:
“孙可望驻庆远时,曾在紫阳河边看到一棵大树,封其为『树王』,在树干上刻『岁癸巳秦国主』,不用永历年號,早已目无朝廷。他原想著打败屯齐之后,就可恢復湖南,借著战胜之威,建號称帝。
“驾前军將佐、幕僚亲信提前商量好了国號,就叫『后明』。盖因先王有遗言,要求孙可望效忠大明。杨武,你难道不知道这事?你若真的忠於先王,会眼睁睁看著孙可望篡明吗?”
杨武语拙,见席间诸人皆有敌意,赶紧改口道:“协台说得极是。吾受先王赏拔,必当谨遵先王教诲,若敢背弃大明,天打雷劈。”
“好,好,好!”丹初举杯邀饮,缓解了这场尷尬,又笑道:“孙可望贼心不可,决非名主。杨武,你倒是个忠勇可嘉,若肯归顺赤军,亦可授为大將,不妨受定国节制。”
杨武大惊失色,又不敢明言拒绝,说道:“谢国主抬举,武何德何能……”
“无妨,无妨,”丹初继续笑著说道:“卿今日会盟,亦是给本藩面子。本藩亦有些薄礼,请卿带回赏玩。”
丹初拍手,侍卫送来一把配有刺刀的定虏式步枪,一把手枪。
杨武早就想弄把定虏式步枪,又怕孙可望疑心怪罪,犹豫著没有立即接受。
“怎么,国主的礼物,你也不收吗?”马宝逼问道。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