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9章 岑丹初西进衡州(2/2)
岑丹初派党守素为使者,渡江前往夔东,说合刘体纯、袁宗第等昔日同袍。李来亨、党守素以忠贞营归附赤军,皆得重用,家眷衣食无忧。刘体纯、袁宗第等人见过党守素后,想必不会不心动。
谋士顾炎武在一旁说道:“汉高祖初定天下,未及封赏武將,武將多不忿,聚眾谋议,高祖苦之。张良劝高祖封赏仇人雍齿,高祖从之,封雍齿为侯。眾將闻讯释然,人心自固。郝摇旗虽与国主有隙,不失为一名猛將。国主不妨重用摇旗,以示宽大。”
丹初亦有此意,说道:“郝摇旗若能诚心归顺,约束军纪,不妨封其为步兵標统。”
对马进忠,丹初亦有心收用。大浪淘沙,经歷过惨烈的明末战爭,马进忠表现出誓死抗清的决心,所部驍勇善战,受到赤军的重视。麻河一战,马进忠重创八旗汉军,斩级六千余首,战果极为丰硕。
“王允成与马进忠关係颇睦,人称『王、马』。左良玉起兵勤王时,麾下有二十总兵。等左梦庚挟部降清,只有王允成、马进忠二人不降。王允成依附於何腾蛟,马进忠依附於堵文忠公。如今,王允成已成为赤军標统,他过去说合,马进忠即便一时半会不会归顺赤军,也必会出兵响应。”焦璉说道。
这次出征,岑丹初的恩公焦璉也跟过来了。他是陕军前辈,资歷很老,对前朝典故颇为熟悉,说起来如数家珍。
若马进忠、刘体纯等陕籍武將归顺赤军,非得找个资歷深厚、威望素著的人,方能节制他们。放眼全军,没有比焦璉更合適的人了。
冯加礼说道:“自从堵文忠公逝世以后,马进忠无所依傍,一直在湘西坚持抗清。明军势强,他便出湘西,进常德、迫长沙。明军势衰,他便退入湘西。
“此人久经沙场,出身於农民军,却比李自成、张献忠的资歷还要老;威名赫赫,湘西土司多畏其勇武。西军入湖南,马进忠被迫归顺。
“但孙可望气量狭窄,对马进忠颇为忌惮,一直想削夺马进忠、马惟兴父子的兵权。国主待人宽厚,用人不疑,马进忠必会欣然效命。王允成此行,必然不辱使命。”
王允成是辽人,出身辽东边將,绰號“铁骑王”,后投降孔有德,在桂林之战中归降赤军。
孙可望在宝庆之战中弄得灰头土脸,威信大减,马进忠也奉令退屯湘西。有王允成出使相邀,马进忠很可能会带兵响应。他的儿子马惟兴也是一员驍將,父子麾下有一万多名兵马,战斗力相当可观。
“嗯,”丹初沉吟片刻,说道:“时者,势也。马进忠、刘体纯、袁宗第等人阅歷非凡,皆非寻常之辈。我赤军屡战屡胜,功业屡创新高,今番主动向其示好,彼又焉能不识好歹?只是,虎賁镇此行入湘,固然出敌不意,但粮草转运不便,利在速战。你们说,到底是西进衡州,还是南下郴州?”
顾炎武熟悉山川地形,说道:“衡州地位重要,甚於赣州。不如直趋衡州,攻敌所必救。屯齐后路被断,必然引军回救。届时,虎賁拦其头,定国追其尾,胜算更有把握。”
这个说法,与钱秉鐙颇为相似。但焦璉、马宝等武將更为持重,主张南下郴州,与第二协、第十协合兵一处,顺便取得粮草上的保障。
都已在行军了,还没定下最终目的地?这种事,元末陈友谅经常干。丹初没有获得准確的情报,亦不敢轻易作出决断。
次日,情报局终於送来了准確的谍报:清军在衡州的守將是柯永盛。由於赤军第二协由全州进攻永州,屯齐调柯永盛军至永州,衡州城防更加空虚。
於是乎,岑丹初决意西进衡州,逼迫屯齐回救。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