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章 遏必隆刀(1/2)
上书房原本是用来教皇子读书的地儿,可奈何距离康熙御门听政的乾清门太近,老皇帝又对阿哥们的学业抓的紧,久而久之,就演变成了秘书机构,南书房的地位反而有些下降。
康熙四十三年以后,老皇帝也开始懒政了,加上佟国维,马齐,张廷玉三名幸臣分別入了上书房,老皇帝对他们放心,便要求上书房把大事写成节略递进去就成,地方上的小事儿或者请安摺子就由他们三人商量著拿主意回了,上书房慢慢的就变成了清廷的政务中枢。
老皇帝懒了,可下面执行的人却不能懒,国事纷繁复杂,每时每刻都离不开人,上书房的规矩是三名固定的上书房行走轮流领班,日常抽调六部和翰林院的人来当值,年节不停。
如今首席领班大臣佟半朝被罢相,有些能在桌子底下凭默契解决的事,通通又递到了上书房,加上草詔好手张廷玉最近不知道因为什么事儿告了病,快一个月没现身,马齐带著林煒这个上书房新人连轴转,几乎日日旰衣宵食,要忙疯了。
据马齐说老皇帝动过临时补一个人进上书房的心思,可现在一直没个动静,林煒也只得耐著性子等著了。
康熙四十八年相月望日,还有一个月就到八月节,正是炎火消散,清寒渐生的时节,白天秋老虎发威,恨不得让人一猛子扎进广场上防火用的太平缸里,但夜晚的时候却又冻得人伸不出手,直到亥牌时分,林煒实在是扛不住了,又披上了佟国维留下的紫色大氅,续上宝烛,去看湖广总督刚递进来的摺子。
直隶和山东两个產粮大省,连续两年收成不好了,老皇帝语言间又流露出了还要大规模减免天下赋税的心思,如果湖广无法补上这个缺口,那老皇帝“免赋以求全名”的想法肯定行不通,上书房得赶紧拿出个主意。
“林大人?”
“林大人?”
林煒还以为是海关总督衙门的厘金摺子递进来了,抬头一看却发现是李德全带著一群小太监,笑容满面的站在他面前。
“呦,李公公,你什么时候来的?”
“快请坐。”林煒起身作揖,伸手示意李德全做到茶几对面。
李德全也不客气,直接坐到了林煒对面。
“哎!”
“这不刚伺候完万岁爷歇下,想著还是旨意没传完嘛!就过来看看你。”
“他们別人说你们上书房忙的连轴转,我一开始还不信,如今一瞅,少一个人是真不一样,真是苦了你和马相爷了!”
林煒刚想下跪接旨,却被李德全拦住了。
“林大人你都领完旨,谢完恩了,这次就不必多礼啦!”
“我这次来,就是想告诉你,万岁爷准了!”
一听李德全的来意,林煒喜道:“真的?”
“皇上允了?”
经过乾清门前和太子逆党的一战,那古北口的八旗官兵算是彻底发达了,死者家属赐银五千两,伤者两千两,死伤者的家族可以推荐族中优秀子弟从军,直接就从正七品的把总做起。
还能站著的,大部分从一个大头兵,直接被破格提拔为了正四品的佐领和宣慰使司同知,像陈四海这样起主要作用的,则被任命为了从三品的参领或者游击。
一夜的时间就改变了身份,对这群人来说,可以算是光宗耀祖了,族谱能单开一页了。
但这些还不够。
林煒必须要把他说的“荣光共享”的话,落实到底。
老皇帝要把自己日常练剑用的雁翅刃赏给林煒林煒,林煒没接受。
他请李德全探探老皇帝的口风,看看能不能允许自己把这柄御刀,截成几段,与和他一起並肩作战的兵士共享。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