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章 招商办校就是一张皮(2/2)
<div style=“display: flex; justify-content: center; gap: 30px; align-items: flex-start;“>
<div id=“pf-15812-1-pc“ data-format=“audio“ data-lazy=“false“>
<div id=“ad-second-slot-pc“>
确确实实把张大安当作了“文曲星”来供着,这就感觉很舒服。
“至于税收上,您放心,两边同时申报一个科教创业园,如果没有过,市里本身也可以做到免二减三,通过的话,争取做到免三减二。再有就是两边可以分别往扬泰和崇州反映情况,如果说达到了一定规模的营收,五年后做个退税也是不成问题的。”
这些基本操作,萧湘子还是熟门熟路的,能在马洲市教育局办公室做秘书,没两把刷子,那怎么可能。
讨论的节奏很快,陪同的张叔叔听得一头雾水,他搞钱也算是有本事的,但那都是校办厂级别的小打小闹,整个十几二十万能够吹上三五年的。
现在金额动不动几百万几千万,他跟听天书一样。
不过张叔叔现在也不是纯土鳖,毕竟也是直属教育投资公司的董事长,创业打拼的本事他没有,坐地分钱的本领还是有的……而且很大。
竖起耳朵听,别的都不管。
“在扬泰大市和崇州大市的中考复读班招生,公关上你们两家能搞定吗?”
张大安提出的问题是很现实的,尤其是崇州市,本来就是教育大市,这方面的专业机构多如牛毛,更别说有些中学本身就是吃这碗饭的。
现在杀出来一条过江猛龙,怎么可能说视而不见听而不闻?
要是在江皋市内部搞一搞问题不大,扩大到整个崇州大市,那就很有挑战性了。
“我们现在工作上得到了多方大力支持。”
“具体来说?”
“崇州市里也在推动‘民办公助’,进一步狠抓基础教育,新领导以前在江皋的时候也颇有成绩。”
好家伙。
张大安这下咂摸过来味儿了,合着在这儿等着我呢。
闹了半天……还带着任务的?
如果这事儿还有“大局”上的考虑,那反而就简单了。
市面上的教辅机构,尤其是崇州市里的那些同行,根本不足为虑。
“张安教育”去外地办新东圩港中学分校,困难就困难在初期要面临的各种挑战,随便来个由头,就能让建设过程中止。
现在这个困难从事实上抹去,那就纯粹的市场经济外加拼技术,这对“张安教育”来说根本不算个事儿。
“那么我还有最后一个问题。”
张大安搁在饭桌上的手,手指缓缓地敲击着桌面,“我挖人的上限和范围,大概有多大?”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