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章 事急从权魏公发癫(1/2)
第39章 事急从权魏公发癫
九月中旬,京畿的稻麦也开始丰收了。
这年头南方的水稻还有种两季的,北方的稻麦那基本都是种一季,且生长周期大多是五个月左右,种的早那就收得早。
北方稻麦从黄淮开始一般是四月份前后开始种植,种得早的八月底或九月初就能收获。
这也是根据时节来的,因为稻麦收割之后还得晒谷舂米,京畿九月中旬开始收割那都算是迟的了,若是到了十一二月下雪的时候稻麦还没晒干,那根本就存放不了多久。
京畿平民百姓和屯卫军户正收割稻麦之时,朱觉也准备大干一场了。
这天一大早辰时许,他都还没开始批阅奏折呢,便命人将魏忠贤招至玉熙宫中。
魏忠贤还以为又有人弹劾他呢,表面上他虽然一副死猪不怕开水烫的摸样,他心里还是有些忐忑的。
没想到,朱觉压根就没让王承恩念奏折。
他竟然还微笑着问道:“魏公公,周应秋缴了多少钱了?”
哦,原来是问周应秋的事啊。
这厮着实捞不少。
魏忠贤小心道:“陛下,周应秋已经缴了六十万两了,不过,他还买了几万亩田地,按市价来算,应该还能卖出个七八十万两。”
嗯,不错,你着实够狠,对自己干儿子都不讲任何情面,田地都要人家卖光缴赃。
朱觉微微点了点头,随即问道:“田地大致多少钱一亩啊?”
这可没个定数。
魏忠贤想了想,随即细细解释道:“陛下,田地要看肥不肥,浇水灌溉方便不,含沙多不多等等,好的田地一般都是二十多两,最贵的田地能卖到二十五两一亩,差的田地一般十多两,最差的大致是十一二两一亩。”
这么算起来均价就是二十两左右一亩是吧?
现如今内库存银也就三百万两左右,要买下城东那么大一片地压根就不够。
且以后钱的地方还多着呢,这三百来万两还得省着点。
看样子只能先收点地来解决燃眉之急了,至于其他的地,以后有钱了再慢慢收,又或者,有的地干脆就不收了,就好比内城南面的外城,除了山川坛、天坛、大校场、琉璃厂等是內宫或外廷的,其他地方那都是京城百姓自己在开发。
朱觉细细想了想,随即郑重道:“魏公公,朕有件很重要的事情交给你办。”
很重要的事情?
那可太好了。
我就怕你不用我办事啊。
魏忠贤毫不犹豫道:“陛下只管吩咐,赴汤蹈火奴婢在所不辞。”
你着实会说话,赴汤蹈火倒是不用了,朕就是让你去背黑锅而已。
这黑锅你都背习惯了,多背几个也没什么。
朱觉命刘若愚取来地图,在桌上铺开来,随即起身指着地图问道:“这个你能看懂吗?”
这个好像是地图吧?
它认得我,我不认得它啊。
我大字都不识几个,哪能看懂这个啊。
魏忠贤这个尴尬啊。
这很重要的事情还得看得懂地图才能办吗?
他盯着地图看了一阵,貌似没看到一个“魏”字,也没看到一个“忠”字,更没看到一个“贤”字。
那就没办法了。
完全看不懂!
他只能无奈的摇头道:“陛下,奴婢看不懂。”
你一天天的都在干什么,怎么就不知道去读点书呢?
若是你蠢到无可救药也就罢了,问题你脑子不笨啊,起码魏忠贤三个字你就写得不错。
你地图都看不懂,朕怎么跟你说呢?
朱觉细细想了想,随即指着地图道:“朕就是让你去收点地。
你看,这是通惠河,也就是东便门外大通桥漕运码头直到通州那条运河,通惠河北岸一里左右范围不管是田地还是房舍,你都给朕收了,就按市价跟他们算。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