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章 群贤毕至内廷伊始(2/2)
且他们还就喜欢琢磨这些东西,宋应星的《天工开物》可是号称百科全书,他们自己老家特产的东西他们能不知道吗?
宋应星还谦让了一下,宋应昇连忙点头道:“陛下,微臣知道,瓷釉主料是石英、长石和黏土,辅料是石灰石和滑石,还有铜矿石、铁矿石、锆英砂等用来着色的辅剂。”
着色剂就不用了,朕要的是透明玻璃。
朱觉很是干脆道:“若是以石英、长石和黏土辅以石灰石和滑石烧制,烧出来的是不是如同水晶般透明的瓷釉。”
这种烧制方法倒也有。
宋应昇连连点头道:“是的,陛下,那些便宜的不需要着色的瓷器上的瓷釉就是用这些简单的配料烧制出来的,这个我们那边称为清釉,清水的清。”
清釉应该就跟玻璃差不多了。
朱觉果断道:“那就烧制点清釉出来试试看,没问题吧?”
呃,光烧制清釉?
宋应昇小心道:“陛下,瓷釉都是附着在瓷坯上烧制的,而且不能附太多,附太多烧制的时候就会跟水一样往下流。”
这个简单啊。
朱觉琢磨道:“那你们造个瓷器锅啊,锅上开个口,口子上接个瓷器槽,清釉烧融了就让其跟铁水一样流出来,流进专门的模具里冷却,模具很简单,就是一分厚的板状就行,长宽你们看着办,先烧点样品出来看看,没问题了吧?”
这么烧?
宋应昇缓缓点头道:“陛下,应该没问题。”
没问题了就好。
朱觉微微点头道:“那你们先去养心殿住下,用完午膳我们开个内廷朝会。”
内廷朝会?
宋应星和宋应昇皆是愣了一愣,这才连忙拱手道:“微臣明白。”
朱觉紧接着又交待道:“若愚,你命人去给他们安排住处,还有,命人传朕口谕,让周奎、田弘遇和袁祐下午未时到养心殿正殿大堂开朝会。”
袁祐一家本就住在京师北郊,昨日下午就搬进养心殿了,田弘遇一家住的远点,不过魏忠贤派了快马去传令,让他们坐天津三卫的快船来京师,昨晚也到了。
午膳用完,未时很快便到。
内廷所有官员齐聚养心殿正殿大堂。
徐光启、王徵、毕懋康兄弟、宋应星兄弟整整齐齐列于左侧。
周奎、田弘遇、袁祐、王承恩、方正化、刘若愚则整整齐齐列于右侧。
朱觉高坐主位之上,缓缓扫视了一圈,不由得踌躇满志,内廷马上就要组建起来了,大明就要蓬勃发展了。
他细细想了想,随即威严道:“今日内廷正式组建,我们组建内廷的目的就是发展工业,让大明走向富强。
所谓工业就是对资源开采利用和对各种原材料加工的物资生产部门,所谓部门就跟衙门差不多,以后我们还要在内廷衙门下面设立司局,在司局下面组建各种工厂。
我们要生产粮食、丝绸、布匹、瓷器、玻璃等民用物资,我们要制造火枪、火炮、望远镜、机器等武器装备,我们要建造蒸汽轮船、蒸汽火车、楼船炮舰等大型装备。
总之什么能赚钱,什么能让大明变得富强,我们就生产什么。
内廷先组建六个衙门,以后有需要再扩充。
子先,你来出任内廷农务部尚书,专管农业生产。
良甫,你来出任内廷船务部尚书,专管建造蒸汽轮船。
长庚,你来出任内廷装备部尚书,专管研制各种机器。
孟侯,你来出任内廷武器部尚书,专管研制火枪火炮。
师皋,你来出任内廷商贸部尚书,专管内廷各种生意。
元九,你来出任内廷资源部尚书,专管各种资源开采。
周国丈,朕先给你擢个左都督,专管商户和医户的调配。
田国丈,朕先给你擢个右都督,专管农户和参与生产的军户调配。
袁国丈,朕先给你擢个右都督,专管各类匠户的调派。
朕会让若愚给你们拟旨,拿到圣旨你们就可以各司其职了。
承恩,你就负责看管内廷所有衙门工厂,护卫他们的安全。
正化,你就负责暗中收集各种信息,供朕和各位尚书参考。
若愚,你就负责钱粮调配。
你们要注意一点,内廷和外廷没有瓜葛,不论你们做什么都不要跟外廷官员说,也不要跟他们来往,注意保密。”
这意思内廷官员是中旨任命的跟外廷官员没关系,外廷官员乃至地方官员都可以不鸟他们这些内廷尚书什么的。
话说,这个倒是有先例,嘉靖朝的时候好多方士那就被中旨任命为内廷尚书,这些内廷尚书在外廷那都是没有任何权力的。
徐光启他们也不在乎这些,他们就是想一展所长,挽救大明危亡。
至于什么权力,他们可不管有没有实际权力。
他们其实是有实权的,且实权很大,涉及到的利益更是大得吓人,只是这会儿还没显现出来而已。
内廷一旦发展起来了,外廷那几百万两甚或是上千万两的税赋收入跟他们掌控的利益比起来那就是个屁!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