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章 两大奸臣一个能人(2/2)
<div id=“ad-second-slot-pc“>
《新制诸器图说》?
火船自走还只是其中的一种机器!
朱觉闻言,不由诧异道:“你编著的《新制诸器图说》中还有哪些机器?”
这个就多了。
王徵细细解释道:“微臣一共琢磨出来二十四种机器汇编而成《新制诸器图说》,分别是天球自旋、地堑自收、日晷自移、月规自转、水轮自汲、水漏自升、火船自走、火雷自轰、风轮转重、风车行远、云梯直上、云梯斜飞、气足发矢、气足传声、机浅汲深、机小起沉、自转常磨、自行兵车、活台架炮、活钳擒钟、灵窍生风、妙轮奏乐、通流如海、神威惊敌。”
你发明了这么多机器?
这是个大能人啊!
朱觉想了想,干脆问道:“气足发矢中所谓的气是不是指蒸汽?火船自走是不是靠蒸汽机带动?”
您知道蒸汽和蒸汽机!
王徵愣了一愣,这才连连点头道:“是啊,陛下,微臣书中所说的气就是蒸汽,火船自走就是靠蒸汽机带动船自行。”
果然是个大能人!
这下年龄不是问题了,实在不行就让其多教几个徒弟。
蒸汽轮船啊。
若是能造出来,大明必将成为海上霸主。
朱觉颇有些兴奋道:“你可是将蒸汽轮船的样品试制出来了?”
蒸汽轮船?
这个怎么说呢?
王徵颇有些尴尬道:“陛下,研制蒸汽轮船需要很多钱,微臣没那么多钱,不过,微臣用木材和竹筒试过了,火船自走肯定是没问题的。”
你竟然能用木材和竹筒制出简易的蒸汽机来,人才啊!
不对,你是西安府人,若是没有蒸汽轮船,这么远的路你怎么来这么快?
朱觉颇有些好奇道:“你既然未将蒸汽轮船试制出来,为何来得如此快,西安府距离京师好像有将近两千里吧?”
我坐船来的啊。
王徵细细解释道:“陛下,微臣是在老家找了个顺风船,沿着泾河、渭河、黄河水道顺流而下,不两日就到了兖州府,而后微臣又在兖州府雇了艘快船,走京杭大运河,不四日便赶到了京城了。”
哦,原来你老家在泾河边,正好顺流而下,一日千里。
那着实跟坐上蒸汽轮船差不多。
朱觉又想了想,随即问道:“你可会造船?”
我就爱琢磨这些东西,造船我自然是会的。
王徵谦虚道:“微臣只是略懂造船,比不得那些老匠户。”
你会造船就行。
这会儿交通问题就是制约大明发展的主要问题,只要蒸汽轮船造出来,那就不是问题了。
朱觉闻言,果断道:“那行,你先在宫里把蒸汽轮船的样品造出来,而后便在京师附近找个大船厂批量建造,至于钱的问题你不用操心,你需要多少钱,朕就给你多少。”
呃,这个没这么简单啊。
王徵细细想了想,随即小心道:“陛下,造船不光需要钱啊,还需要熟练的匠户和大量材料,且京师附近就没什么大船厂,最近的大船厂在山东临清。”
京师附近没有大船厂?
蒸汽轮船放山东临清去建造肯定不行。
朱觉闻言,果断道:“京师附近没有大船厂我们就建个大船厂,至于熟练的匠户你不用操心,你需要多少朕给你招多少来。”
您想在京师附近建大船厂?
王徵小心提醒道:“陛下,京师附近之所以没有大船厂一是这边太冷,河道冰封的时间太长,还有就是这边水路交通不方便,木材不好运过来。
工部所属的三大船厂那都是在水路交通方便的地方,山东的临清船厂和北清河船厂那都临近黄河和京杭大运河,金陵的龙江宝船厂则在长江边。
三大船厂木材转运都方便的很啊,哪怕就是在巴蜀砍伐木材,顺流而下,不用五日就能转运到金陵。”
这交通着实是个大问题,大明迁都之后之所以放弃发展水师估计就是因为交通问题,当皇帝的在京师那肯定不希望南面造出个无敌水师舰队来。
不过,有了蒸汽轮船之后交通就不是什么问题了。
朱觉细细想了想,还是坚持道:“这蒸汽轮船必须在京师附近造,要不然容易泄密,至于交通问题,蒸汽轮船造出来就不是问题了。”
您都这么说了,我可不敢讨人嫌了。
王徵连连点头道:“陛下英明。”
这些就不说了,赶紧把蒸汽轮船样品造出来才是正经。
朱觉很是干脆道:“若愚,带良甫去厂房那边看看,给良甫找个靠近太液池的厂房,而后招人来建造船坞水道,他需要多少人你就给他招多少人。”
这太液池边能造船吗?
那肯定能。
天启就造了一艘,把自己给淹死了!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