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91章 围三闕一,神魔之战(2/2)
神魔交战的动静,扩散到十余里外。远隔十几条街的人们,都能感受到天地的震动。
“地龙翻身了!大家快逃命去!”
“菩萨保佑!菩萨保佑!”
从昨夜开始,王城已遭受了太多苦难。虽然廝杀主要集中在天街,但谣言却像长翅膀一样传播,再加上一些別有用心者在其中煽风点火,混乱扩散得很快,整个王城都人心惶惶,人们已经变成了惊弓之鸟,一有风吹草动就疑神疑鬼。
+
l
去。
王城太守和一眾高层皆死於昨晚的刺杀,无人出面安抚百姓,仅靠金吾卫维持秩序。
但金吾卫自身也有些军心不稳,升龙寺那边的动静之大,犹如末日降临,已经超出了世俗军队的认知范畴,压得每一个人都喘不过气来。
皇宫中的太后和小皇帝接到急报,也彻底坐不稳了。
“他真的吞噬了龙气?”
“母后啊母后,这就是你看中的男人!当真是胆识超群,无法无天!”
“唉-—-—-他出发之前,向哀家保证要凭一己之力挽天倾,哀家真没想到,他竟敢做出如此悖逆之举!是哀家信错了人,哀家该罚!
“现在罚不罚的已经没意义了,想想该怎么收场吧!母后,你把虎符给我!”
太后已经六神无主,全无半点平日里的高傲与威严,忙不叠地把虎符递给小皇帝:“一切全凭陛下吩咐。”
小皇帝拿到虎符,脸上又恢復了从容与自信,沉喝道:“萧庆听令!”
金吾卫大统领“霹雳枪”萧庆大声道:“末將在!”
“调集所有金吾卫,朕再从千牛卫拨三千人给你,即刻赶往升龙寺,诛杀逆贼沈玉关,凡敢阻挠者杀无赦!”
“末將领命!”
太后忍不住露出担忧之色:“陛下,你把金吾卫和千牛卫都调走了,皇宫怎么办?万一贼人杀进来,该如何是好?”
小皇帝宽慰道:“母后放心,朕还留下了三千禁卫,而且曹公公手上还有一支大內阴兵,足以拱卫皇宫。”
他警了一眼玉阶下的千牛卫大统领“飞云手”孙重和大內总管“半天雨”曹盅,“孙爱卿,曹总管,朕和母后的安危,就交给你们了。”
孙重和曹盅忙下跪表忠心。
太后发了一会儿呆,迟疑道:“沈玉关-—----如果能將他活捉的话,可否留他一命?”
小皇帝霍然回头,盯了她良久,脸上的表情变得有些陌生,缓缓摇头:“母后这时候还捨不得他?他窃取了龙气,就已经向朕宣战了,他若不死,朕睡不安寢!”
太后还想说话,小皇帝冷冷地打断她:“母后,天底下的男人那么多,
你想要谁都没关係,唯独不能是他。他跟朕之间,必定会死一个!”
“贞儿—.”
“朕意已决,无需多言!”
太后地看著小皇帝。
小皇帝的表情和语气都让太后感觉到无比陌生,
太后忽然意识到,他已不再是当年那个扑在自己怀里撒娇的孩童,他已成长为一个俊秀少年,一个顶天立地的男子汉,一个统御万民的皇帝。
她露出复杂的表情,张了张嘴,只发出一句感慨:“贞儿,你长大了—
茅屋中,两人相对而坐。
“沈玉关这狗贼藏的真深啊,连朕都没有察觉他的野心!”
小皇帝的面容和语气虽然都被幻境做了一层遮掩,但江嫣明显能感受到他的气急败坏。
口十日万日√
主e
山云仕/
(力当初顾秋还在的时候也没见母后这样啊!”
江嫣轻轻嘆了口气:“你自己没有这个本事,当然体会不到,如果一个男人能让女人疯狂,那是多么厉害的能力。”
小皇帝忽然想到了什么,身子一下绷直,紧张地追问:“难道你也遇到过这样的男人?”
“我?”江嫣哑然失笑,“我自己就是。”
小皇帝没有听懂江嫣的意思,也无暇多想,他的心思很快转到正事上来。
“沈玉关临走之前,曾说这是一场佛魔之战,朕还以为这是句比喻,没想到他真把自己当佛祖了!当年的无浮禪师也没他这么狂!朕已经派出大军去围剿他,哪怕是无浮禪师復生,也绝对走不出升龙寺!你所需要做的,就是儘可能拖住他!”
江嫣微笑道:“当然,我不会让他走出升龙寺的。”
“你和朕之间的爭斗,尚有迴旋的余地,哪怕今日分不出胜负,还能择日再战。朕也可以让大將军竇武撤兵,再给江湖三年时间,一切都好商量。
唯独沈玉关,他今天非死不可!请你一定要帮朕!”
“业△邦不+生工公后7夕小1击0
“两万。”
“这么多?”
『既然两千禁军围不住他,那就两万!朕说过他走不出升龙寺,纵然是佛祖来了,也要死!”
江嫣喷喷讚嘆:“陛下真是大手笔!两万大军,的確连神仙也能杀了!
杀一个沈玉关,绰绰有余,顺便还能捎带著把我一起杀了。”
“你修的是香火成神之道,香火不灭,神明永存。只要你愿意,朕可以为你准备最好的肉身,立北海魔教为国教,让全天下都供奉你的神像,让你长存不灭。前提是,你要帮朕除掉沈玉关!”小皇帝的眼神如同野狼一般幽幽闪烁,“如果你想跟沈玉关同流合污,趁皇宫內部空虚的时候入宫行刺,
不妨告诉你,宫里除了千牛卫,还有曹总管率领的大內阴兵,就算再来三千人,也討不到好处。”
“放心,沈玉关才是我们最大的敌人,在解决掉他之前,我不会进攻皇宫。”江嫣笑了起来。
她的確不打算趁机进攻皇宫,因为还不是时候。
算算兵力,宫內应该还剩下千牛卫三千,再加上那支神秘的太监阴兵,
用日++n止ht日经歷了一夜的廝杀,两千江湖高手已经分散藏入民宅,休养生息。
在真正的决战到来之前,养足精神,以逸待劳,才是最应该做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