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章 赵奇准备搞事(2/2)
“那我如果糅合了《黄庭经》还有自己的內功修炼心得,编撰出一套似是而非的內功心法呢?”
“篆刻在玻璃造物的底部,转动光线就能映照出来。”
赵奇並不担心那些人透过这些经文就能学会。
就好比是刚刚学会1+1的学生,要让他去用微积分的方式来解题。
那他肯定做不出来。
如今,赵奇做出东西,会让那些人朦朦朧朧,好似窥见了无上的天机。
一想到这东西能搅动风雨,赵奇就有些兴奋了起来。
他立刻开始烧制玻璃,儘快將合適的“水晶造物”给做出来。
……
七天后,云州。
日头才过中午,安邑城的青石板路已被晒得发烫。
裴寒衣盯著乌木檐下悬著的赤金牌匾,“敕建都察院左都御史府”九个描金大字在阳光下闪闪发光。
这位三朝元老郑观玄,半年前在乾清宫领了“主审云州太守案”的金牌。
“用九千岁贺寿的由头。”赵奇捋平名帖上的洒金云纹纸,盯著府门两侧的青麟卫按刀而立。
这些从豹韜营调来的精锐连靴底都钉著钢刺,踏过金砖时会发出独特的碾冰声。
老门房掀帘出来时,腰间玉坠压著的银鱼袋擦过朱漆门槛。
裴寒衣捧著的鎏金错银匣突然轻晃。
她认出那个银鱼袋,是父亲在云州修《河渠志》时御赐的贡品。
如今变成一个下人的所有物。
“大人正与司礼监公公对弈。”门房喉结上的疤隨冷笑颤动,“二位若是来送岭南荔枝的,角门处自有人称重。”
“如果没有事情就请回吧。”
裴寒衣袖中的手背青筋突跳。
隔著十二折紫檀屏风,能听见东阁飘来棋子叩枰声。
明显对方这是在找由头。
赵奇的手按在了她的肩膀上:
“既然御史大人没空,那我们迟点再来拜访吧。”
裴寒衣听明白了赵奇的言外之意:今晚再来!
申时三刻,更夫换成了腿脚迟缓的老头。裴寒衣与赵奇就像是两道黑烟。
赵奇往西北面的望楼上看了看,那里有青麟卫手持弩箭驻守。
“前朝修的排水龙洞。”赵奇拨开假山洞里的蛛网,青砖缝里嵌著的铜管竟还残存茶香。
裴寒衣指尖抚过砖面深痕,这正是父亲最擅长的六分书笔画。
二十年前郑观玄督造御史府时,父亲曾在此监工,后来能力出眾,一步步晋升为太守。
如今物是人非。
两人一路往书房的方向潜去。
灯火通明的书房很好辨认,一下子就找到了。
赵奇眯著眼睛看了看,只见一个鬚髮皆白的老头手拿一本《华严经》上,正在灯火之下观看。
“潮州的乌崬单丛,到底不如武夷老樅经煮。”
他瘦若鹰爪的指节叩了叩书案,紫檀木上立时浮出圈水痕。
那是用整块滇南沉香料雕的桌台,案角立著的缠金丝水晶屏风正在窥视门外人影。
侍女捧来鎏金葵口壶添水的剎那,铜壶嘴流出一道细流。
书房西墙一架错金博山炉后悬著前朝《雪栈行旅图》,画中山寺的青铜檐铃竟会隨风轻响。
原是整面墙嵌著十二生肖机括铃,会隨之震动发声。
郑观玄忽將经卷往多宝格上一掷,震得格中那尊天青釉梅瓶嗡嗡作响。
这明明是赵奇才生產出来的上好瓷器,这老头已经是用上了。
可见这个傢伙的奢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