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0章 秦王是天下最大之邪恶(2/2)
其实,外界盛传任毅因秦王发动惊雷之变,与秦王决裂时,姚云山就怀疑是任氏的阴谋。
且不说任毅本就有造反之心,就算任毅真的没有造反之心,任平生作为任毅的独子,任氏的独苗,任毅这个造反世家的家主,焉会因为自己的独子、任氏的独苗造反,就与之决裂。
任氏对外放出任毅与任平生决裂的消息,必然是为了迷惑世人,给世人縹緲之希望,降低眾人的反抗之心。
如今看来,他的推断是正確的,任毅从未与任平生决裂。
秦王此次不领兵出战,姚云山认为有三个原因。
其一,秦王因“復生”有恙,无力征战。
其二,秦王伴装有恙,实则坐镇京都,保障离军后勤。
其三,秦王有恙,无力征战是真,但也是为了坐镇京都,保障离军后勤。
姚云山思来想去,觉得秦王身体大概率是有恙。
秦王身死时,是在眾目之下散成满天星。
如此奇异的死状,虽然有可能是秦王为了迷惑世人的障眼法,但秦王这样做的目的是什么?
剷除异己?
秦王无需费这样的功夫,且秦王身死不足两月,就公然宣布自己復生,显然不是为了剷除异己神话自己,將自己营造成祥瑞,为篡位造势?
姚云山一开始是这样觉得,可秦王復生已一月有余,天下始终没有出现相关传言,显然也不是为了这个目的。
姚云山认为秦王当初有可能是真的死了,但又不是因何復活。
凡有一得,必有一失。在这一生一死之间,秦王必有所失。
而这“失去”的,极有可能是秦王此次不领兵出征的原因。
此外,姚云山还有一发现,可作证他的观点一一秦王復生以来,军务任由陛下处置。
秦王作为大將军,军务交由陛下处置,只有两种可能。
其一,陛下不愿將军权交还秦王。
其二,秦王现在不会处置军务。
第一种原因显然不可能,如若陛下不愿將军权交还秦王,秦王与陛下之间必然会產生矛盾、发生衝突,秦王又岂会一直夜宿宫闈?再者,陛下虽是大有为之主,但较之秦王还是有许多不如,陛下就是想独霸军权,也独霸不了。
如果陛下真能独霸军权,那更说明秦王“有恙”。
之前想到这里,姚云山心里升起一个將他自己都嚇一跳的念头一一秦王有可能是假的,是陛下找来的假人。
不过转念一想,姚云山又摒弃这个想法。
且不说那次和秦王接触时,除了秦王的口音有些变化,秦王的种种表现都与之前一般无二,再者秦王这些日子,没少单独去任府,和任巧外出。如果是假的,以任巧的脾性,早就闹翻了天。
秦王应仅是“有恙”。
这样的推断,让姚云山不由的有些亢奋。
机会来了。
姚云山收起蛰伏之心,再起行动之心。
就从先前齐郡、闽中郡乡民因爭抢水源私斗,愤而辱骂秦王一案开始。
他认为这些乡民会在爭抢水源时,莫名的辱骂秦王,必然是有人在暗中推波助澜。
而这个人,或者说是数人、一群人,极有可能是秦王安插四方的间人。
姚云山之所以会有如此推断,是因早在征討百越、匈奴,秦王精准的处置各地的大户一事上,
便不难猜出,秦王的间人遍布天下,不然秦王何以能搜集到那些大户的罪证。
这些人製造私斗辱骂秦王案,应该是见秦王逝,自感前途无望,以此向陛下彰显自己的存在感,以求得重视。
秦王復生后,有没有查出这些人,有所行动暂且不论,这些人的不满,在姚云山看来,是一个难得的契机。
只要让秦王的间人內部出问题,他就可以派人在离军的后勤粮草、军备上动手脚,进而影响前线战事,让离军深陷西域。此外,还能探秦王虚实。
如若秦王果真有恙,溯本清源的时机就到了。
继续思索了一会,姚云山收敛心思,看向议书。
看著议书上列出的各项治理西域之法,姚云山暗暗讥笑。
秦王不愧是秦王,自信无双。
尚未开战,便思量其治理西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