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1章 南韵不从言语的绝望(2/2)
【宣和四年,年仅五岁的她天真无邪的看著寺人关上披香殿宫门的那一刻,不知母亲为何会委屈落泪;不知她將在霉烂的草蓆间吞咽饭;更不知她將在两年后用冻僵的十指为亡母刨出坟莹。
冬去春来,唯见日暖月寒,来煎人寿。
是她冷宫十年的真实写照。
宣和十三年,圣旨在她的麻木中敲开朱漆斑驳的宫门。
她以为永安是父亲对她的期盼,结果却是父亲递给她的匕首。
她无言的握紧匕首,毅然决然的割断自己的咽喉,
所幸大漠没有吞没她的轿,当年的紈綺任平生率领铁骑碾碎了送亲仪仗,丟掉她手里的匕首,递给她一把可以斩断时代的利剑。
宣和十七年,燥热的夏夜响起一道震古今的惊雷。
她用任平生送她的铁剑即开宫门,以一种別开生面的方式见到那位阔別多年的父亲。
她无意与父亲重塑父女之情,默默地走到父亲面前,拿起金匙,留了一勺清水倒入砚台,缓缓研墨。
腐朽的旧王朝在墨香中,新生的火种在她掌心沸腾:
离军踏碎匈奴王帐,燃煤机发出时代的轰鸣,科举撕碎庙堂的僵固,铁船劈开怒海的浪涛。
从百越林瘴到西域黄沙,凡日月所照、江河所至皆奏大离雅音。
离族之名自她而始。
她是史书不敢直视的烈阳,是锈蚀帝位上最锋利的裂痕。
她就是歷史上第一个,也是两千年帝制,四百二十二位皇帝中唯一的女皇帝。
大离武帝,南韵。
有人说她德不配位,是任平生的傀儡、是空有美貌的瓶,却不知没有她替任平生扫除后方的魅,任平生难以创下那不世之功。
有人说她拋宗弃祖,愧为南氏子孙,却不知在那绝望的十年里,父亲逼死他的母亲,
视她如草芥,从不在意她生死,更亲手送她去死。她登基后,本可向父亲展开最激烈的报復,她却放下仇恨,善待离怀帝,让其安享晚年。
有人说她和任平生之间没有爱情,只有为了坐稳帝位的苟且,却不知她和任平生的爱情干古流传,是后世之典范。
有人说她贪恋权势,是古今第一邪恶的阴谋家,却不知她从未想做什么皇帝,如果可以她只想母亲没有病亡在那个雪夜,只想和母亲逃离高墙,像鸟儿一样自由自在的活著。】
沉默又一次出现在偌大的会堂中。
有人在意后世一共有四百二十二位皇帝;有人在意流言被证实,当年劫杀和亲队伍,
劫走公主的真的是秦王;有人在意“离怀帝”这个词,怀是太上皇的諡號?慈仁短折日怀;失位而死白怀,倒也贴切。
每个人在意的侧重点虽各有不同,但每个人都忽略不了、绕不开后世人对陛下童年的陈述。
冬去春来,唯见日暖月寒,来煎人寿。
眾人仿佛都看见一个小女孩在冷宫中亲手埋葬母亲,煎熬十年的岁月。
强烈的不忍、同情在心间蔓延,
太上皇对陛下苛刻太甚。
要知道即便是素来严苛无情的离律,在对待犯下杀人罪,不足年的少年都会网开一面,罪减一等;对待非主观违反离律的少年,更是不予处罚。
而陛下当年才五岁,一个五岁的孩子能犯下什么大罪?
太上皇竟然將陛下关进冷宫十年,还让陛下亲眼看著母亲去世,迫使陛下亲手刨出坟莹。
这是为人父亲能做出来的事?
简直禽兽不如。
有人忍不住暗骂。
有人暗想难怪太上皇能为了打压秦王父亲,放任匈奴犯边,给匈奴送钱送女人,这种禽兽不如的忘八端对自己女儿都如此残忍、无情,又怎会在意黔首的性命。
这时,音响里传出的任平生的说话声,打断眾人的愤慨。
“看完了,你们是如何知晓韵儿的童年经歷?这件事在大离虽不是绝密,但知道的人很少。”
“我不知道,应该是史书上记载的吧,你上次不是看过你和南韵姐的本纪,上面有写吧?”
“韵儿的本纪上是有写,但是一笔概过,没有写韵儿亲手埋葬了太后。还有我当年劫走她的事,至今除了我和韵儿,就只有巧儿、月冬还有当年隨我去劫亲的人知道,你们是怎么知道的?而且你们还知道韵儿当年准备自尽。”
“我不知道,我是从视频上看到的。好像关於你和南韵姐的视频里都有这些內容。你不用太惊讶,有些事当时是秘密,但隨著时间都会公之於眾。就像那句话说的,时间是世上最厉害的武器,它能掩埋一切,也能让一切无所遁形。
尤其是你和南韵姐在歷史上有著举足轻重的地位,后世很多人对你们感兴趣,想要进一步了解你们。於是这些人就会从各种各样的史书、野史上搜集关於你和南韵姐的事。其中有真有假,我今天给你看这两个视频,就是想向你求证。”
“话是这样说不错,但一想到我不准备公之於眾的事情,被你们知道,我就有些不爽利。誹谤者族,偶语者弃市。在大离要是有人敢非议我和韵儿的私事,是要被砍头的。”
“哎呀,你別生气,我们也不是有意要冒犯你和南韵姐,就是好奇。”
视频里,任平生喝了口可乐,回道:“你想求证什么?”
“就视频里的,南韵姐小时候真的受她母亲牵连,被她父亲打入冷宫,关了十年?南韵姐母亲做了什么事,竟然让她父亲生这么大的气?就算是她母亲惹她父亲生气,她父亲为什么要把南韵姐也关进冷宫,而且一关就是十年。
还有她母亲都去世了,她父亲为什么不放南韵姐出去,还要继续关著南韵姐?”
看著与之匹配的字幕,王清、顏寿山、符运良等人这才想起来在视频开始前,安然就说过陛下是受太后牵连。
太后做了何事,竟让太上皇如此生气,一点都不顾父女之情,以致太后都了,还要继续折磨陛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