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4章 有妻如此,夫復何求(1/2)
第394章 有妻如此,夫復何求
南韵饱含杀机的冷冽话语,犹如九幽奔袭的寒风,让学论堂的温度骤降。
有人心臟狂跳,有人下意识警向江无恙,或警向身边人—“各类小动作爭相出现,但无人认为下的话有问题,认为陛下残暴、嗜杀,相反陛下之念才是正常的,秦王不正常。
自古以来就没有一个帝王,会像秦王这般,面对流言语,特意將人召集起来,认认真真的解释。那些帝王面对流言语,仁善一些的,会如陛下,仅砍贼人;残酷如高祖,大行株连坑杀。
不过,秦王的“不正常”,正是顏寿山、符运良这些人愿意追隨秦王的原因之一。
在秦王身上,他们可以看到春秋时期的君子,想像到歷来备受推崇的信陵君的模样,体会到何为国士,明白春秋那些国士为何会愿意死心塌地的为君王献出生命。
总之,跟著秦王,他们不仅可以一展生平所学,实现人生抱负,而且有著任何人都给不了的轻鬆、自在。
那是一种没有高低贵贱之分,没有世俗礼法约束的轻鬆、自在。
是大离几乎没有的平等。
秦王不会因为他们身份卑贱,就轻贱、鄙夷、冷落他们,他们也不用因为自身卑贱,就小心翼翼,有话不敢说。相反,他们不仅可以指出秦王的错误,就算一时不慎,衝撞、冒犯了秦王,秦王最多只会一时冷脸,不会因此责罚他们。
而且,最重要也是最让他们无法理解的是,秦王如此待他们,不是如春秋时期的君王、君子那般,贪图他们的才学,贪图他们的性命,想让他们成为死士,献出生命。
相反,秦王需要人去杂胡部落、西域时,从未像春秋时期的君王、君子那般,先跑到他们面前惺惺作態的长唉短嘆,逼著人主动提出,然后虚偽的拒绝。秦王会像烟雨阁招工一样,直白的告诉你要做什么,能得到什么报酬。
秦王从不会利用相处时的恩情,逼著人去做事,更不会也不允许隶属秦王的任何地方有“你不去,就是负了秦王恩情,无顏苟活”的生活环境。
当年每一个拒绝去杂胡部落、西域的人,都跟拒绝吃自己不喜欢的食物一样,不曾受到半点影响。其中不少人更是在惊雷之变后凭藉自己的才能,任官获爵,生活的无比滋润。
说实话,顏寿山、符运良等一大批人,无法理解,也想不明白出生於五世三公的任氏,任氏唯一嫡子,贵不可言的秦王为何会没有其他世家公子轻贱世人、轻贱人命的德性,为何会如此的不正常。
不过,他们喜欢秦王的“不正常”,希望秦王能保持这样的“不正常”。
符运良深信只要秦王能保持这样的“不正常”,大离必然能“重回”周时风光,实现孔夫子一生的追求。离人可以像周人那样一一君视臣为手足,臣视君为腹心;君视臣为草芥,臣视君为仇寇。
庆幸的是,今日看来,秦王仍是秦王,从未因执掌权柄,而有所改变。
閒言少敘,对於南韵话语里的不加掩饰的杀机,大多数人更在意的是,南韵话语里透露出的惊天信息—一秦王在发动惊雷之变前,匈奴竟然集结大军,意图攻破櫟阳,灭了大离。
真的假的?
秦王、陛下从哪得来的情报?
当时有上报给太上皇吗?还是上报了,太上皇不相信?
有人怀疑,有人相信。
江无恙就怀疑陛下撒谎,要知他当时在西域除了暗掌楼兰、蒲类两国,还负责统领西域绣衣,
监察匈奴动向。而在恩师发动惊雷之变前,他虽有收到匈奴集结仕伍的情报,但匈奴是为了攻打大月氏。
他当时还盘算要不要让楼兰、蒲类联合大月氏,消耗匈奴的有生力量,然后不知为何,匈奴人又放弃攻打大月氏。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