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6章 徐先生回来了!(2/2)
他侧目看着朱寅,指着东边:
“就说这次朝鲜大战,调集十万兵马已属大不易。就算大明打赢了这一仗,若是元气大伤,那也是输!到时拿什么来镇住蒙古人和女真人?老夫说的兵危战凶,不仅是危在当下,更是危在将来啊。”
朱寅对石星不禁有些刮目相看了。此公虽然是主和派,可目光当真不俗!
他居然能看到,大明一旦元气大伤,就难以压制蒙古和女真了。
历史上的壬辰之战,的确是大大消耗了明朝的国力,导致了努尔哈赤做大。
因为石星是主和派,就鄙薄其人,显然是有失公允。
朱寅抚掌颔首道:“大司马这是老成谋国之言,下官深以为然,心有戚戚焉。可是倭寇大军都占了朝鲜,有鲸吞中原之野心,是他们逼的天朝出兵决战,不打也不行啊。”
“为何不行?为何非要立刻出兵?”石星却是摇头,“日本占了朝鲜,大不了就让给它,自有朝鲜人反抗,让他们永无宁日。而我大明完全可以扼守关河之险,以防为攻,就像对付鞑子一般。”
“鞑子如此强悍,我朝却以长城九边严防死守,拖延待变,鞑子又能如何?日本还能强过鞑子么?”
“他们后有朝鲜人反抗,前有关河防线固若金汤,最后还不是进退维谷?迟早会锐气尽失,士卒思乡,军心荡然。而大明则可以利用这个档口,厉兵秣马,养精蓄锐。到时攻守易型,我朝再雷霆一击,不但事倍功半,而且倭寇必败!然后…”
“然后那时,朝鲜也是十室九空。大明刚好收了朝鲜,恢复汉四郡…这就是一箭双雕的大计!”
什么?朱寅不敢相信的看着石星,没想到他能说出这番话。
隐隐之间,朱寅忽然感觉石星很可能是对的!
因为石星的战略是时间换空间,他提到了“拖延待变”四字。而几年后丰臣秀吉一死,日本内部再次分裂,日军还能占据朝鲜么?
石星的设想,是用最小的代价打败日军,还趁机收了水深火热的朝鲜,一箭双雕!
没想到他是这样的人!
难怪,历史上他会包庇沈惟敬这个骗子,千方百计的拖延战事,迂回谈判,甚至不惜弄虚作假。
这种做法本来就很可疑。现在听到他的话,朱寅终于明白了。
果然,能当兵部尚书的历史人物没有那么简单。
“大司马…”朱寅多少有点肃然起敬,“大司马目光如炬,高瞻远瞩,下官佩服至极。只是…”
“只是大司马的理由,却不能宣之于众,焉能令朝野心服?又岂能说服朝廷,以守为攻、拖延待变?”
石星的理由,朱寅是认同的。但是利用日本的刀削弱朝鲜,最后一箭双雕的收了朝鲜,这种理由是不能拿到台面的!
大明是朝鲜的宗主国,朝鲜向来恭顺,大明怎么能非但不救,还存着吞并朝鲜的心思?
石星要是将自己的真正理由公布于众,立刻就会成为众矢之的。朝鲜国王再一哭诉告状,他最轻也是免官。
石星叹息道:“正是因为如此,老夫这个主和的大臣,才无法阻止大军入朝决战。无法阻止,也只能尽量推动和谈停战。”
“稚虎啊,你如今也知道老夫这点苦心,可愿意改弦易辙,支持老夫主和?你若是支持,咱兵部就能统一意见,廷议上和谈就能更被重视…”
朱寅忽然想到另一个问题,心中一动的说道:
“难得大司马一片苦心,对下官开诚布公。下官若是不支持大司马,那便是无心之人了。”
“下官愿意改弦易辙,支持大司马主张和谈停战。”
朱寅之所以改变态度,主要原因是,皇帝已经决定派他出使日本。
如果他变成主和派,日本当局很可能会知道,对他这个大明国使的“和谈诚意”就会更相信,有利于他在日本的活动,起码戴着主和派的帽子,在日本也更加安全。
反正,就算他此时主和,也无法阻止大军入朝了。
战争的机器一旦开动起来,无论是他还是石星,都很难改变了。
石星听到朱寅答应支持自己,终于露出从未有过的友善笑容,给朱寅斟茶道:
“好,好!老夫十分欣慰。有稚虎支持,兵部在廷议上的声音就更大了。”
两人一番交谈,关系比之前亲近了很多,相互看着也顺眼了不少。
石星表示,他也会尽力支持朱寅在兵部的差事。
……
朱寅下值后回到府邸,康熙已经取回了田义藏在西山善云寺的铜匣。
打开之后,果然是一份按了手指印的血誓之书,赫然就是张鲸给田义的报恩书。
报恩书这种东西,说起来类似儿戏。可田义说的很清楚,张鲸极其信奉关帝,很在意这一套,有恩必报。
“张鲸到哪里了?”朱寅问道。
康熙道:“回主公话,张鲸已经到了南海子,明早就能入宫见驾。明日,他就入主司礼监了。”
朱寅沉吟了一会儿,吩咐道:“你去叫魏忠贤来见我。”
“是!”康熙立刻去传魏忠贤。
一刻钟之后,魏忠贤就出现在朱寅面前。如今的魏忠贤,已经是朱家的外事大管家,是朱寅最重用的心腹之一。
一般的事情,朱寅不会派魏忠贤亲自出马。
可一旦涉及到有挑战的难事、要事,朱寅就喜欢用魏忠贤。
“属下见过主公!”魏忠贤执礼甚恭,“不知主公传见,有何吩咐?”
朱寅指指案上的铜匣,“你带着这里面的东西,秘密去见张鲸。无论他说什么,做什么,你要做的只有一件事,让他明白,我无意与他为敌。”
魏忠贤道:“主公放心,属下定不辱使命!”
等到魏忠贤离开,宁采薇仍然不放心的问道:“张鲸如果不买姑父的帐,视报恩书为废纸一张,我们该怎么办?”
朱寅眼睛一眯,“应该不会。真是如此的话,大不了被赶出朝廷,做个地方官而已,又能如何?”
两人说了几句,康乾就兴冲冲的进来禀报道:
“主公,夫人,徐先生回来了!已经到了南海子,明早就能入城了!”
徐渭回来了?!朱寅忍不住露出喜色。
不容易啊,这个靖海军的靖州刺史,终于要回来了。
宁采薇却是说道:“这么巧?张鲸到了南海子,徐先生也到了南海子,两人不会遇见吧?”
ps:徐渭终于回来了。剧透一下,虽然小老虎要出使日本,可他还是会统兵征日的。也就是先当国使和谈,后率大军征讨,是不是很有寓言效果?先礼后兵嘛。求月票,书评!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