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2章 清尘医学院!(1/2)
第272章 清尘医学院!
朱寅看这满库房的金银,有点兴奋的搓著手,对寧清尘说道:
“咱们几年就成巨富了。这么多金银,放在北京不太安全,万一哪天我们要跑路,仓促之间哪里能带得走?还是运到海外岛屿最好。唉,钱太多也是烦恼啊。”
他在想,如果拜金帝知道自己有这么多金银,怕是又要动歪心思了。朱棣的后人都喜欢抄家入內帑,尤其是拜金帝。
寧清尘一晒,声音软萌的说道:
“运到岛上就安全了?我们就一定能守得住海岛?你不是说,西方要组织海上十字军,来南洋报復靖海军吗?万一挡不住,还不是要跑路?”
“还有,你觉得我们的银子很多?姐姐说过,光是在这个北京城,总资產几百万的家族,两双手都数不过来。不算皇家,京城中资產千万的家族也有好几家,比如定国公、英国公、成国公等几家,哪家不超过千万资產?”
“嘻。我们的资產,在北京都排不进前二十位。要是拿到全国范围,都排不进前百。
哪家亲王不比我们富的多?你算大明有多少亲王。还有晋商、秦商、徽商、浙商四大商帮中的顶级巨贾,还有那些世代做官的世家大族,谁不比我们有钱?”
朱寅想想也是。其他不说,就说徐阶家族,光是在松江府的良田就有十五万亩,田產这一项就折银超过百万两。徐家还有几千张织机、几万亩桑园,以及遍布江南的商铺,的確比朱家更有钱。
寧清尘笑道:“小老虎,你真是格局小了。这也算有钱?不杀到全国財富十强榜单,
也好意思叫巨富?”
“姐姐虽然很会挣钱,可毕竟时间太短,底蕴太浅。要想实现大明首富的目標,姐姐最少还要努力七八年。”
“姐姐说了,等到这库里的存银超过百万两,就运一部分回南京,再运一部分去岛屿,分开存放。”
相比朱寅,寧清尘对金钱更加无感。
“走吧小老虎,咱们去看李时珍吧。我可是为了你,才强留別人几个月。”
中庭西园,是朱家大宅中最精致的一处独立客院,占地足有五亩,是招待贵客用的。
如今的西园,住著李时珍、万全、徐春甫、龚廷贤当今天下四大名医,以及他们的十几个得意弟子。
二十来人住在这亭台楼阁俱全的静美庭院,每人美酒佳肴的款待,还专门有朱家奴僕伺候,可是他们一点也不开心。
因为他们被请来已经半年了,前三个月兴致很高。天天和药神转世般的小丫头议论医道,大受启发、很有心得,简直犹如再次悟道一般,一时间浑然忘我,隱隱发现了医道的另一扇大门。
可是后三个月,就很煎熬了。
因为寧清尘不放他们离开,居然把他们师徒二十人,全部软禁在朱家大宅!
他们竟然失去了自由,名为贵客,实为囚徒。他们只能在朱宅待著,无论大门后门,
都有朱家的家丁把守,不许他们离开府门一步。
慢慢的,他们耗尽了耐心。
他们感激寧清尘,甚至有点敬仰寧清尘,因为是这个小丫头启发了他们。可他们又对那个自称药神转世的小丫头,心生怨念。
不过,眼见迟迟无法离开,他们也不白白耽误工夫,而是每天坐而论道,研討医术,
利用寧清尘的启发和指点,结合各自所学,相互印证,融会贯通,居然大有收穫。
此时此刻,院中的葡萄树下正在煮茶,周围坐满了被软禁的医者,苍然白髮的李时珍正在侃侃而谈:
“之前寧小神医说,五行之中,更有五行,可名曰细胞、分子。阴阳之中,復有阴阳,可名曰原子、离子。至小而无察,犹如清充溢天地之间,而肉眼不见。”
“她將阴阳五行,称之为宏观之阴阳五行、微观之阴阳五行。常人所能见、所能识、
所能知者,宏观之阴阳五行。而非常人所能见、所能识、所能知者,微观之阴阳五行。”
“这宏观、微观之说,十分新鲜,却也贴切精准。”
“宏观微观二者相加,缺一不可,方是完全的阴阳五行,方不偏倚阴阳五行之道也。
如此,也就是太极圆满,是为太极。”
“老夫深以为然。试问诸位,医道以阴阳五行为本,此乃药理、病理表里之源。既然如此,又怎么能只重宏观之阴阳五行,而不知微观之阴阳五行?”
“药物能治病,是先微观而后达於宏观,犹如先有微尘,而后有泰山。病因能致病则同样如此,病因亦有微观五行之分子、微观阴阳之原子也。”
说道这里,他的手往下一按,“是以我等为医者,光知宏观医理、宏观病理还不够,
必须兼知微观,才能不偏医道,太极圆满。天下疾病,很多都难以救治,就是因为医者不知微观之道。”
“古往今来,医道宏观之理博大精深,推陈出新,可谓薪火相传。可医道微观之理却只是泛泛而谈,大而化之,难窥奥妙。若我等能一窥其妙,则天下医道必然別开生面、
焕然一新啊。”
“看来,老夫的《本草纲目》真要大幅修改了,幸好还没有付梓。之前的很多医案也要重新研究,免得误人子弟。”
徐春甫点头道:
“正是如此。用那寧小神医的话说,我等的確只知宏观之医道,而不知微观之医道。
世人谬讚我等为大医,可我等却不通微观之阴阳、微观之五行。这分子、原子之说,之前也是闻所未闻,何等惭愧?”
“希望寧小神医能解除软禁,儘快释放我等离开,我等也能趁著风烛残年,儘快宣扬传授微观医道之说。唉,老夫是一天也等不下去啊。”
万全也頜首说道:“微观宏观之说,看似经纬殊途,实为混元一体。二者皆生老病死之本源。上工治未病,非独守四时摄生,更当参先天之数。急症救危殆,扶正以固本元。
医道至境,或许便是这宏观微观之合一,进而形神共治也。”
龚廷贤接著说道:“听寧小神医所言,医道玄微非独阴阳可尽述,非望闻问切能穷极。她重视的手术之道,我等之前实在是轻视了,那岂止是皮外之术?”
“譬如人之经络如江河行地,气血周流应星辰之转。二者同参,乃悟五臟六腑之精微,医者若知细胞、分子之秋毫,五运演变之轨跡,便可达医道至境,微观如分子,宏观如藏象,无异於天人合一也”
四人的弟子们,也听的如痴如醉、頜首不已,时不时有弟子发表自己的见解。
之前,寧清尘来说了一番道理,还用神奇的药物治好了四大名医也棘手的病,自称是药师菩萨转世灵童。
开始,师父们自然是不信的。可是她能治好病,说的话每每发人深思,令人茅塞顿开、豁然开朗,犹如醍醐灌顶一般。
他们越想,越觉得那小姑娘的话蕴含至理名言,其中大有奥妙。
这段日子,他们每天听四位大医论道,越说越明白。今日终於有融会贯通、焕然一新的气象了。
原来,他们之前学习的医道,只重宏观的阴阳五行,却不知道还有微观的阴阳五行。
这就是重大缺陷。即便治好了病,往往也会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
阴阳五行不是一概而论,而是大中有小,小中还有小,层层递进,大有规律可循。
只知道宏观而不知道微观,那就找不到这种规律了。
李时珍越说越是高兴,忽然又嘆息一声道:
“所谓达者为师,寧小神医自称是药师菩萨转世灵童,还说吐蕃大喇嘛想拜她为师,
洋夷大医、天竺大医也要拜她为师,都被她拒绝。先不说此事真假如何,她的医术却不是假的。”
“她虽然年幼,对我等却有指点启发之恩,犹如半师。我等本来应该心生感激,终生铭记。可是她却软禁我等数月,限制我等自由”
正说到这里,忽然一个奶萌萌的声音说道:
“我不强留你们,你们早就各回各家了,还能在我家坐而论道,想通这些道理么?你们不感谢我,还抱怨我,真是老没良心。”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