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9书吧最新网址:www.69hao.com
首页 > 精品推荐 > 嫡明 > 第212章 文渊阁应对

第212章 文渊阁应对(2/2)

目录
好书推荐: 种道飞仙 乱世逐鹿:从打猎养娇妻开始 天道图书馆2天命永恆 大炎第一暴君:从废太子杀穿皇城 神豪:财富即为真理 我在地下城无限叠Q 这个女帝大有问题 海贼:不是幻兽,是幻神噠! 寒门箭神:射出一个太平盛世 从莽荒纪开始,肝出个天道至圣

“朱寅,你既是看过舆图,便知寧夏乃千古之重镇。你可能说出,当年蒙古通过贺兰山灭西夏,铁木真走的什么路线?”

沈一贯闻言,顿时眉头一皱。

刁难。

绝对就是故意为难自己的弟子。

这种问题太细,文官很少有知道的。稚虎能说出来么?他毕竟才十五岁。兵部的舆图上,也没有標明当年铁木真灭西夏的路线啊,

沈一贯咳嗽一声,慢条斯理的喝了口茶,

皮里阳秋的说道:

『元辅却是高看他了。此事朝中號称知兵者,也多半不知。元辅但放宽心,如今的虏出不了铁木真,打不进寧夏,我大明也不是西夏。几万叛军也翻不了天。”

轻飘飘的几句话就带偏了话题,不但为宝贝弟子朱寅解了围,还绵里藏针的讽刺王锡爵小题大做,缺乏胸襟。

沈一贯其实是反对朱寅去寧夏的。可朱寅想去,他也只能支持。

谁知朱寅说道:“回元辅话,下官记得,铁木真六征西夏,最先攻克乌刺海城,再攻贺兰山中段的克夷门山谷,再攻灵州和黑水城,再攻打中兴府。”

沈一贯等三位阁老不禁有些惊讶。这些问题,他们都不太清楚,朱寅却对答如流。

顿时,他们对朱寅此行就充满了希望。

王锡爵也很是意外,本是要刻意为难,谁知朱寅知道。

他深深看了一眼朱寅,缓缓说道:“很好。你回答的没错。那么你可知道,寧夏镇有多少兵马?”

朱寅回答:“兵额七万一千,马额两万两千。如今已经多半被叛军挟裹。”

朱寅虽然这么回答,可他知道,万历时期的寧夏镇,根本没有这么多兵马。

王锡爵又问:“你去了寧夏,打算怎么平叛?”

“你可知道,朝廷本来要以陕西总督魏学曾为总督,去寧夏平叛?若你没有方略,那也不必去了。连中三元的確才高,却未必能知兵。”

朱寅胸有成竹的回答:“首发文,先问首恶,以固原兵出长城,断叛军南下之路。以延绥兵守卫黄河,遏叛军东进。以甘肃兵调镇藩卫,连同凉州卫,断叛军西逃之路。”

而我与戚少保率领主力,在大同修整之后,不过吕梁,也不渡黄河,

而是走阴山之南,断绝叛军和蒙古诸部的联繫,同时阻止叛军逃入蒙古。”

“走阴山虽然冒险,可却是速战速决之策。这几年,戚少保数次率军出塞威蒙古诸部,已见成效。这次可以赌蒙古诸部按兵不动。如此一来,叛军外援断绝,四面被困,破之可也。“

朱寅后世看耗时八个月,耗银近三百万两的寧夏之役,觉得明军犯了很多错误。

真正的叛军其实不到两万,虽然主力是哮拜父子的蒙古兵,彪悍善战,

可蒙古兵只有三千人。

而明军调集了八方精兵参战,五倍於敌的绝对优势兵力,居然打了大半年,还差点让叛军逃到塞外。明军虽然贏了,但代价很大。

寧夏之役没能速战速决,也影响到了壬辰之役。使得王辰之役因为西边战事的牵制准备不足,最后也是惨胜。

要是打的好,最多四个月就能结束战事,起码能节省一百多万两银子,

还能为壬辰之战爭取更多的准备时间。

朱寅一边说,王锡爵一边看看地图,神色很是复杂。

良久,王锡爵点点头,露出一丝讚许之色。

“好。”

“你已经有谋略了。”

王锡爵站起来,“可光纸上谈兵还不成,也要隨机应变,指挥若定。朱寅,老夫只有一个要求。半年之內打完,耗银不可超过二百万。陛下的意思你也是知道的,儘快平叛,儘量少银子。”

“你能做到这一点,你的合理要求,老夫都能答应。』

朱寅拱手道:“下官但竭尽所能耳。叛军虽然必败无疑,可下官若无捐躯之准备,也不敢去寧夏监军。”

王锡爵冷哼一声,暗骂一声滑头。

你有捐躯报国的准备?老夫不信!

可是朱寅回答的滴水不漏,滑不留手,他也无可奈何。

“你回去准备离京吧。”王锡爵坐了下来,“关防、旗牌、文隨后就到。记住你的话,老夫等著你的好消息。你要是误了军国大事,就算没有捐躯,怕也难逃国法,老夫这一关你就过不去。你好自为之吧。

朱寅神色不变的说道:“元辅钧旨大教,下官铭记在心。”

然后拱手道:“下官这便告退。”

沈一贯话里有话的说道:“去吧,好好做。兵部和户部那里,都会好好配合。”

赵志皋道:“你举荐兵部抽调的將领中,还有石柱土司之妻秦良玉,举荐女子为將等同儿戏。不过既然是偏师,她又是土司,你又说那女子有巾幗之能,就准你所荐罢。”

其实朱寅举荐的人还有熊廷弼。但没有引起赵志皋等人的注意。秦良玉是女子,想不被人注意都难。

好在因为有土司瓦氏夫人抗倭的先例,朝廷对於土司女將,也能放心任用。

张位也勉励了几句,说户部会好好配合,让朱寅不要担忧钱粮。

万历二十年,三月初一。

钦差巡抚寧夏地方参赞军务、都察院金都御史朱寅,擎钦差关防、王命旗牌离开京师。

宫中並无送行旨意。

然而很多官员仍然自发的出城送朱寅西去。

送行的人群之中,当然有寧家姐妹。

直到朱寅的身影看不见了,寧家姐妹仍然站在原地瞭望。

朱寅非常低调,出北京城时只有上百个隨从。可是等到了西山,就有数百个隨从了。

其中三百多朱家的家兵,都是苦训数年的精锐,而且都是忠心耿耿。

跟隨朱寅出征的,还有小黑和飞虎。

小黑穿著一身精心打造的狗甲,护住了狗头和要害,坐在朱寅的马车中这套狗甲的费,比高级將领的盔甲还贵,是朱寅让岱山岛的工匠专门为爱犬量身定製的。

朱寅累了就坐车,休息一阵又骑马。数百人的队伍一人双马,第一天就走了一百五十里。

他不会去蓟镇和戚继光匯合,因为戚继光已经提前数日率军西去了。

两人会在大同匯合。

戚继光为了行军速度,只带了新训练的两千家丁,没有带走蓟镇大军。

蓟州拱卫京畿,虽然很是重要,却是九边之中唯一没有实土卫所的军镇蓟镇的兵马不是当地卫军,而是募兵和抽调各地的秋操班军,多是客军。因为距离北京太近,又没有实土卫所,所以蓟镇总兵官不掛將军印。

但是这一次戚继光出征平叛,朝命佩镇西將军印,抽调寧夏、延绥、甘肃、固原、大同四镇兵马会剿,还节制来自其他地方的参战客军。

按照惯例,寧夏总兵佩征西將军印。如今寧夏总兵官张惟忠被叛军斩杀,征西將军印落入叛军之手,朝廷乾脆让戚继光掛征西將军印。

转眼间已是三月底,距离朱寅离京快一个月了。

每次平定反叛,虽然朝廷就近调遣驻防兵马为主力,可仍然要在全国范围內抽调一些將领和兵马参加会剿。

就在戚继光西去不久,李成梁之子李如松、李如柏兄弟,就率领五千骑兵,一人双马,在朝廷调令之下滚滚西去。

这次参加会剿的,竟然还有一支来自南直隶的兵马,领军的是已经升为守备的熊廷弼!

而在四川,正有一个年仅十九岁的女將,率领三千石柱土司兵,星夜北上!

目录
新书推荐: 从武道高考开始称霸星空 守村人离村后,我不傻了 饥荒:狩猎养家,我把娇妻宠上天! 乱世饥荒:我打猎带嫂嫂吃香喝辣 大秦镇王侯 海贼:摸鱼而已,你真当我菜? 我有百倍返利舔狗系统 吞噬星空之虫族领主 网王:我,神之子,幸村精市 復明后,傲娇总裁在我怀里哭唧唧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