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8章 烧冷灶(2/2)
王世贞摇头嘆息道:“我年过甲,耳背眼,不堪为人师了,怕是会误人子弟,辜负刚峰兄一片苦心。
沈一贯欣然道:“如此,我就当仁不让了。我无官一身轻,閒云野鹤一般,
刚好收个关门弟子。”
说到这里,他就不再说话。因为,他不会主动让朱寅拜自己为师。
朱寅想都不想,就毫不犹豫的跪下,主动说道:
“孩儿朱寅,愿拜沈公为授业恩师,祈望沈公收纳!”
说完,即头稽首。
沈一贯没有让朱寅免礼,一边端坐受礼,一边说道:
“好。稚虎,老夫和你有缘,今日有海公提议,老夫就收你为门生。从今往后,你就是我沈一贯的授业弟子。”
朱寅再次稽首,“弟子拜见恩师!恩师在上,请受弟子拜!”
心中暗道:义父啊,你想不到吧,你还没有找到沈师,沈师就已经收我为徒了。
这口大冷灶,我烧定了。
沈一贯神色大慰,温言道:“地上凉,起来吧。”
“是!”朱寅爬起来,亲自给沈一贯斟茶,“先生,请用茶!”
王世页看到这一幕,心中不禁有点遗憾。
沈一贯接过茶,“得良才美玉而教之,世间大乐也。刚峰兄,我今日来送別,不想还能得个弟子。”
海瑞对朱寅笑道:“稚虎,莫要有了恩师,就忘了老夫啊。”
竟然少见的调侃起来。
可是其实,其实海瑞也感到有点遗憾。
因为他希望王世贞收朱寅为弟子。
至於沈一贯--此人虽然是难得的能臣干更,学识也为人所重,可人品却不如王世贞。
沈一贯貌似忠厚,其实为人圆滑,精於世故,城府深沉,擅长左右逢源,老谋深算。
此人深藏不露,能做实事,可堪大任,当有宰辅之才。
可惜他私心也重,爱惜羽毛,终究不是王荆公、张江陵这种工与谋国、拙於谋身,敢为天下先的救时良相。
稚虎拜他为师,官场上一定获益匪浅。但也可能被他教成一个滑头啊。
可是有沈一贯当老师,总比没有强太多。海瑞还是替朱寅高兴。
他不指望朱寅像自己一样做个官场修炼的苦行士。他只希望朱寅將来能做个对朝廷、对百姓有用的人。
朱寅对海瑞说道:“孩儿永世不会忘记老爹。听闻老爹高升入京,孩儿特来送別。”
海瑞不禁有点动容,“稚虎,老夫与你,虽无祖孙之名,几有祖孙之情。老夫老矣,自去北方,恐怕只能棺柠南归了。”
“稚虎有神童之才,可有诗送我?”
朱寅想了想,吟道:
垂髻童子名朱寅,
九月送公別金陵。
百万黎民挥离泪,
十里驛站哭长亭。
千寻关河羈旅苦,
七旬春秋宦囊清。
玄武湖中映鸿影,
八音不做秋蝉鸣。
沈一贯和王世贞听到朱寅的诗,既为朱寅的敏捷诗才有点惊讶,也为海瑞的节操心生感佩。
这诗有魏晋之风,十分清新自然,甚至有浅白之嫌。但主要妙在巧用数目。
九、十隔一行,百、千隔一行,七、八隔一行。
这本是小技,可朱寅这么快就构思成篇,足见其才思敏捷。
王世贞心情有点复杂。平心而论,这诗只能说一般,可是他的孙子王瑞芳,
却很难顷刻间写出这种诗。
朱寅之才情,实在瑞芳之上啊。
沈一贯点头道:“七旬春秋宦囊清,八音不做秋蝉鸣。刚峰兄,百年之后,
真可谓玄武湖中千秋影,青史彪炳啊。
,
“稚虎,你这首送別诗,为师算你过关,善。”
海瑞有点不舍的说道:“稚虎,你的诗老夫收下了。但愿將来还有再见之期。老夫还有公务要谈,你这就回去吧。
,
“是。”朱寅深深看了海瑞一眼,“老爹保重,孩儿去了。下次再见,当是北京了。”
沈一贯道:“稚虎,为师住在寧波会馆,过几日,你去寧波会馆来见为师。
去吧。”
朱寅领命道:“是,弟子告退!”
又对海瑞和王世贞施礼,然后退出书房。
朱寅带著寧清尘上了马车,出了都察院,趁著夕阳赶路回家。
车厢里,寧清尘奶声奶气的问道:“那个王世贞,是不是就是兰陵笑笑生?
你有没有试探他鸭?”
朱寅没想到,寧清尘会对兰陵笑笑生感兴趣。
他摇摇头,毫不客气的说道:
“说句难听的话,我不认为王世贞作为一个出生豪富、仕途顺利的高官显宦,具备写出这种百科全书的耐心。”
“他不是没有这个才能,而是没有这个耐心。就像一个富豪,很难写出几百万的网文。”
“四大名著、《聊斋志异》、《儒林外史》、《封神演义》、《镜缘》、
《东周列国》、《官场现形记》·-这么多伟大的古典小说,作者没有一个是科举官员。”
“凭什么兰陵笑笑生,恰恰就能例外?”
“兰陵笑笑生是个科场失意、不同流俗的中下层文人。他可以是徐渭、屠隆、冯梦龙等等,但就不可能是王世贞。”
寧清尘偏著小脑袋,“我觉得你说的有道理,那你觉得,兰陵笑笑生是谁呢?
朱寅想了想,沉吟著回答:
“太多的证据指向徐渭,多半就是那位青藤先生了。他才气纵横,天分极高,阅歷丰富,又骚又癲,非常符合《瓶梅金》的调性。“
“所以,我完全没有试探王世贞是不是兰陵笑笑生的兴趣。因为可能性太小,
寧清尘抓住朱寅的手,奶声奶气的,“如果能见到徐渭,你一定要问问他他是不是兰陵笑笑生。”
朱寅捏捏她的小鼻子,好奇的问道:“能告诉我,你为何这么关心这个问题吗?”
寧清尘甜甜一笑,粉团般的小脸既软萌又认真,“这是个学术问题,作为穿越者,有解开歷史谜团的思想觉悟。你说呢?”
“好吧。”朱寅点头,“寧医生,你说的对。“
朱寅说完,觉得寧清尘和寧採薇这对姐妹,完全就是两种性格。
如果马车中是姐姐,一定会和自己探討拜师这等问题,为拜师沈一贯而高兴,想著送什么礼物。
而不会关心王世贞是不是《瓶金梅》的作者。
姐姐关心的是现实问题,是赚钱,生存,往上爬。
可是妹妹,关心的却是更加“高级”的话题。
至於拜师等问题,她完全忽略了。
等到回到青桥里,已经掌灯了。
朱寅回来不久,寧清尘刚吃饱奶,康熙兄弟就送来匯总的情报信息。
灯光下,朱寅看著眼线们送来的信息,目光渐渐阴寒起来。
傍边的寧清尘看到朱寅的脸色,不禁问道:“什么事鸭?”
朱寅说道:“等一下,我先分析一下这些情报,太乱了,但肯定不是好事。
他结合各种消息综合分析,很快就有了结论。
“王家准备派人潜伏在工匠之中,他们要放火烧工匠的窝棚,製造一场惨案。”
“这只是其中一步。还有一步,他们打算接近、收买靳云娘,给我们下毒。
“除此之外,还有第三步。目前还推测不出来。”
“这么狠毒?”寧清尘小脸有点苍白,她爬到朱寅的背上,看著各种情报信息,皱眉道:
“我怎么没有看出来?这些信息,能得出这两个结论吗?”
朱寅道:“看不出来?那我就给你分析分析,这些看似没有关联的信息,能不能得出这两个结论!”
ps:新开户股票就亏了,难绷·—-晚安吧,蟹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