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9书吧最新网址:www.69hao.com
首页 > 精品推荐 > 嫡明 > 第117章 拜金帝

第117章 拜金帝(1/2)

目录
好书推荐: 种道飞仙 乱世逐鹿:从打猎养娇妻开始 天道图书馆2天命永恆 大炎第一暴君:从废太子杀穿皇城 神豪:财富即为真理 我在地下城无限叠Q 这个女帝大有问题 海贼:不是幻兽,是幻神噠! 寒门箭神:射出一个太平盛世 从莽荒纪开始,肝出个天道至圣

熟知歷史的朱寅知道,明清是封建专制的顶峰,皇帝喜欢下“密旨”。

所谓密旨,不仅仅在於“秘密下达”,更在於不走正常途径,绕过圣旨生效程序,直接下达给执行者。

对应的,是臣下秘密上呈的密疏(密奏)。

而万历皇帝的密旨,多半是关於金银和享受的。

办正事的虽然也有,可更多的还是捞钱、进贡、选美、採办等事。

会是什么呢?

朱寅想了想,觉得多半和本次大案有关係。

可是本次大案是海瑞主办,而且早就奏报朝廷,朝廷已经在督办了,调子定的很严。

是逆案。

按说,南北三法司和锦衣卫在办的案子,万历没有必要下密旨给田义,

过问本案。

如果密旨一定关係到本案,那多半是关心涉案势力的財產。

难道是想通过此案,狠狠捞一把?

这才符合万历的性格。

毕竟是贪財好货的万历爷,和嘉靖一样的抄家皇帝嘛,尝过抄家甜头的。

而且万历抄家的银子,是从来不入太仓库的,只进私库。

他曾经自得的对心腹太监说:“抄家比支取国库,更加便利。”

可见其肺腑。

这一次大案,很多江南的官员豪商倒霉,他还不藉此机会,狠狠抄一次家?

他就是个拜金帝啊。

朱寅思索间,却听田夫人担忧的说道:“正儿,你说会是什么事?莫不是谁犯了事?”

田正的神色也有点凝重,“娘放心便是,爹只是去领密旨,肯定和咱家无关。”

虽然这么说,可他也有点志忘。

谢琅的更是有点容失色。

也不怪他们担忧。生杀予夺、兴衰荣辱,都在天子一句话啊。

天威难测,福祸难料。

仅仅从家宴气氛的凝重,就能看出封建时代,皇权对臣民的威。

寧採薇忽然安慰道:“姑母大人放心,陛下可能是为了税银,多半和银子有关。”

她听朱寅说过,当今皇帝是多么贪財的主儿为了钱,他可以不要脸。生一个公主,就敢向户部要十万两的“礼金。公主出嫁,又要户部几十万两银子的嫁妆。

然而要来的嫁妆,又不给公主,自己贪了。

他还收取宦官的贿赂。以天子之尊受贿,带头破坏国法。

他最喜欢用的手段就是罚俸、停俸。动不动就找藉口罚款、不开工资。

甚至,他还纵容太监盗掘古墓,取墓中金宝,连自己的祖坟都挖。结果后世遭到报应,他自己的陵墓也被挖了。

然而他真就是又贪又菜。如此无所不用其极的敛財,最后还是太监拿大头,他自己却拿小头。

这种人对各地太监下密旨,多半就是为了银子。

“税银?”田夫人想了想,拨动佛珠说道:“阿弥陀佛!可能还真是!”

她毕竟是田义夫人,即便不关心朝政,也听过一些事情。

寧採薇一说,她一回想,也觉得真可能是为了银子。

当今万岁爷,是个对银子上心的。

田夫人顿时鬆了口气,笑道:

“那就不要管你姑父了,他有皇命在身,额们自己受用便是,毋用等他。”

“今夜是家宴,不用那些繁文节的礼仪,隨意用就是了。”

直到此时气氛轻鬆下来,眾人才开始吃饭。

朱寅发现,先不说桌上的菜色,单说杯碗盘碟、壶箸匙算,就已经令人膛目。

筷子每人有两双。一双是象牙箸,色泽月白。一双是银箸。

当然有一双是公筷,但是究竟哪一双是公筷?

杯子是白玉龙杯,都是和田玉。还有一种很小的瓷盅,极其精美,大概是两钱的容量。

凡瓷器都是官窑贡品,景德镇名窑烧制的,件件精美,

就是渣斗,也是银器。

光是这一套餐具,怕就是几千两银子。

菜色以秦菜为主,最硬的三道菜,可能是唐宫中流传下来的浑羊歿忽,

昇平炙、凤凰胎。

这些唐宫流传的名菜,如今只有陕西富贵人家爱吃,江南士绅很少吃了还有明宫中的麒麟脯(不知何物)、什锦海鲜膾、东海炙、西域马奶、马鮫鱼脯、陶庄黄雀主食最引人注目的是荷叶香粳饭。伺餐的丫鬟用素手剥了,芳香扑鼻的放在瓷碗中,都是精致的形。

点心有贵妃红、汉宫棋、七返糕、巨胜奴,都是关中名点。

今夜的家宴,主要是秦菜为主。

田夫人亲自用银筷子给寧採薇夹了一块肉,“薇儿,这道菜你可认得?”

“带把肘子。”寧採薇也给她夹了一块,“这可是额们关中名菜哩。”

田夫人道:“今晚这家宴,多是咱们秦菜,你多吃点。”

朱寅和寧採薇这才明白,银箸是公筷,牙箸是私筷,绝不混同。

大家夹菜也不是夹一次吃一次。

而是先用公筷一次夹好几样菜,放到面前的碟子里。然后再换了私筷,

从自己的碟子里夹菜。

朱寅很清楚,唐朝之后,世俗化的宋朝开始兴起了共餐制,和分餐制並存。

但与此同时,宋朝也出现了公私双筷。而且,分餐制仍然是重要宴会的形式。

到了明代,分餐制仍然存在,但一般只有豪门大宴和宫宴才用。到了清朝,风俗巨变,分餐制才彻底消亡。

双筷制虽然始於宋代,但普通百姓用的不多。

明朝也是如此。

朱寅吃了几筷子菜,就有侍女倒酒了。

酒水自然也是好的,都是大內的御酒满殿香、芙蓉液、兰饮,酒香各自不同。

田夫人对寧採薇和朱寅道:“我儿,你们年纪小,不宜多饮,喝两三盅就得了。多吃菜便是。”

眾人一动箸,就有侍膳的小丫鬟上前,用小刀割开浑羊歿忽的肚子,取出羊肚子中的鹅,然后將一整只羊羔拎走,只留下鹅。

田夫人又换了筷子,亲自给寧採薇夹了一筷鹅肉,笑道:

“这是额们关中的硬菜了,你年纪小,怕是很少吃。”

“谢姑母大人。”寧採薇笑道。

田正怕母亲冷落了朱寅,就给朱寅夹菜。

等到眾人用完了晚饭,菜还剩了大半。根本吃不完。

田夫人对侍女们道:“撤了吧,赏给你们用了。”

侍女们一起道谢退下。

然后立刻有人献上漱口的茶盅,净手的铜画,雪白的松手帕。几人一起漱口、洗手、擦乾。

田夫人笑道:“虽是家宴,却是吃的有些油腻了。额们做个小茶会,解解腻,清清口。

话刚落音,又有两个绿衣侍女换了茶案,献上了饭后茶。看那茶盒,却是一小罐碧涧明月,一小罐蒙顶石。

至於普通人家都喝不起的西湖龙並,在富贵人家算不得顶级,一般不用寧採薇和朱寅不精茶道,单见那一对茶道少女打开器局,露出的“茶具十六器”,就已属不凡了。

磁砂茶鉍,宣窑茶盏,茶针是金器,茶漏是玉器,茶匙是紫檀,还有茶台、茶炉——-件件不凡。

就是那用来烹茶的炭,也是宫里常用的银霜寸炭。

两个少女用火摺子点燃炉火,动作优雅、行云流水般的操作各种茶具,

看上去赏心悦目。

不一时,茶跳中就咕咚作响,水气氙氬,茶香四溢了。

几只洁白如玉的茶杯摆上,隨即就凤点头的斟茶。

整个过程有条不素,从容不迫。这一套下来,比朱寅和寧採薇自己泡茶喝繁复的多。

来到明朝后,两人还是第一次看见这么喝茶的。

谢琅嫣然笑道:“时下这南京,附庸风雅之人极多。那些假茶,以次充好,专骗那些不识货的。”

田夫人道:“那是没办法的事。好茶存世稀少,有口福的毕竟不多。这茶叶五八门,良不齐,一般人家哪能分出三六九等?还不是全靠奸商一张口?”

寧採薇闻言心中一动。

茶叶是中国的最好,也是个很大的市场,哪怕在后世。

可是后世,华夏的茶叶品牌,却被西方品牌打的大败,沦为原材料。

这是因为,茶叶农產品的属性太浓,没有完成量化標准,也就难以品质分级。

这也是后世华夏茶道没落的原因之一:以次充好,市场混乱。

这一点,日本茶道就做的好多了。

如果能利用明朝仍然风行的茶道文化,掀起一场茶品革命,促进茶品的分级量化和商业化包装呢?

为何茶叶一定要是农產品,而不是作为茶品的原料,进一步加工?

寧採薇心中,有一个商业项目开始孕育了。

这是一个很大项目,很大的梦想,但需要很多钱,也需要市场培养。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新书推荐: 海贼:摸鱼而已,你真当我菜? 我有百倍返利舔狗系统 乱世饥荒:我打猎带嫂嫂吃香喝辣 大秦镇王侯 守村人离村后,我不傻了 饥荒:狩猎养家,我把娇妻宠上天! 从武道高考开始称霸星空 吞噬星空之虫族领主 復明后,傲娇总裁在我怀里哭唧唧 网王:我,神之子,幸村精市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