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8章 分祭肉(1/2)
但听鑾铃声响,眾人一起回首注目,只见前面两个喝道者,后面一顶八抬蓝顶大轿,在一群骑马的清客、护卫的簇拥下,率先进入广场。
这顶八抬大轿后面,还有三顶四抬小轿。
一溜四顶轿子,光是轿夫就用了二十人!其中还有四个大脚女轿妇。
四顶轿子后面,又有三辆装饰豪华的马车,马车上掛著铜铃,两边跟著骑马护卫,后面跟著步行奴婢。
整个队伍,四顶轿、三辆车、二三十匹马、六七十人。
真是前呼后拥,兴师动眾。
不知道的,还以为是高官出巡呢。
周围的乡民,全部老老实实的让开通道,甚至有人对著大轿行礼。
原本喧闹的广场,一下了安静了很多。
相扑者、鞠者、捶丸者,全部停了下来。
起码錶面上,眾人都对张家的来到表示恭敬和欢迎,
朱寅和寧採薇在人群中冷眼旁观。
张家是淳化乡首屈一指的豪门大户,说是贼搬不动的金银、鸦飞不过的田地。钱过北斗,米烂成仓,牛马成群,奴僕成行。
看这排场气势,果不其然啊。
张家可不是暴发户,发跡已经六十年了,算是书香门第。
张家故去的太老爷,六十年前就高中举人,官至镇江府推官。
春秋鼎盛的张家老爷,二甲进士出身,如今在河南做著四品知府。张太守不到五十,升迁有望,完全能更进一步。
如今的张家良田万亩,佃农上千,海船数艘,在镇上还有一个纺织厂,几百张织机。
南京城里的官僚豪商,张家也熟络的很,人脉极广。
按照朱寅的阶级划分,他当然会把张家视为大地主、大官僚、大商人,绝非普通的乡绅。
【记住全网最快小説站101??????.??????】
然而可笑的事,富得流油的张氏,每年所缴纳的赋税,只有象徵性的五两银子!
你说他不缴纳赋税啊,那真是冤枉。他缴纳了。
你说他缴纳吧,他缴纳了五两。
真要论起来,如今普通百姓之家,平均也就一两左右的税负。
这么一算,张家已经是普通百姓之家平均税负的五倍了。
好像很公平。
然而这样真的公平吗?
这种人,朱寅將来若是有机会,是要坚决斗爭的。
只见八抬大轿在大戏台前停下,隨即走出一位二十多岁的清瘦男子,面貌虽然周正,带著一股儒雅的书卷气,眼圈却有点发黑,似乎是沉涵酒色的模样。
他脚踏粉底缎面官靴,头戴高高的六合帽,身穿金丝提锦缎祈子,右手中一柄玉骨摺扇,左手扶著一个美貌丫,富贵逼人,十分体面,一副世家公子的派头。
此人便是今年秋社大祭的主祭人,张大公子。
这位张大公子,大名张世勛,字昭业,乃是张太守长子,也是秀才出身,既有功名,便是正儿八经的读书相公。
张世勛一边在南京国子监读书,一边代父守著家业,算是代理家主。
可因为是官三代,从小养尊处优,家世富贵,这位张监生虽已二十五岁,却仍然喜好声色犬马、醇酒美人。
反正他是身有功名的官监生,就算考不中举人,也能通过拔歷,部院歷事之后,经吏部銓选,谋取一个八、九品的官职。
张世勛一下车,隨行的家眷子女,也都下轿下车,一个个的被奴婢扶著走到大戏台前。
但见那些家眷,也都是身穿华服,神色矜贵,一副养尊处优的富贵气象。
隨即,就有一群人赶紧摆上了太师椅、圈椅、条案,恭请张世勛和其家眷坐了。
而位置最好的几个位置,还空著四把太师椅子。
朱寅暗道,这空著的四把交椅,除了王家和刘家的代表,还有哪两位?
正在朱寅思间,只见东边和西边也前呼后拥的来了一队人马。
同样是大轿、软轿、骑马的护卫,声势显赫。
喝道者喊道:
“刘大公子到了!”
“王大老爷到了!”
话刚落音,刘大公子和王大老爷就一先一后下轿。
刘大公子年近三旬,方面大耳,白净面皮,五短身材,頜下微有须。
他眼晴有点浮肿,好像也是女色过度的样子。
他穿的是一身道袍,戴的却是皂角儒巾,打扮的半儒半道。
国朝士人穿道袍的不少,未必就一定是道门信徒。
这刘大公子名叫刘元初,字太玄。其祖也是进士出身,官至五品。其祖虽然故去十几年,可家势未坠,仍是本乡顶级豪门。
其父只是个监生出身,从九品的兵部司务,莫看官职小,可兵部司务乃是直属兵部尚书的秘书官,兵部尚书的幕僚,谁敢轻视?
而且刘元初是国子监的副贡,两年前差点考中举人的,都说他火候已到,明年乡试多半就能中了。
引人注目的是,刘元初身边还有一个高鼻深目、头髮捲曲、面色黑的天竺胡僧。
这胡僧身材高大,肌肉如铁,身穿一身彩色丝绸裁製的天竺袍子,手持铁杖,带著一种说不来的气势。
尤其是没有见过天竺胡僧的村民,不禁好奇的上下打量,
这异国胡僧,让他们觉得有点拧。尤其是女子,都不敢和那胡僧对视。
“人,多。”那胡僧对刘元初说道,汉话说的很是生硬,“美人,很多。”
刘元初笑道:“大师,便当此地是故乡即可,在此不必拘谨。”
看上去,他对这天竺胡僧十分礼敬。
天竺胡人点点头,说了一句梵语,一双鹰隼般的凹眼,就冷电般扫向人群中的女子,眼晴就像长了鉤子,有点肆无忌惮。
张世勛看到刘元初到了,站起来笑道:“太玄兄迟来,小弟却是早到一步啊。”
刘元初也拱手行礼笑道:“昭业兄可是今年的主祭,当然要先人一步。你若是迟到,谁来分肉呢?”
张世勛也客气的对那天竺胡僧拱手笑道:“迦摩大师,对我大明的秋社大祭,也有兴趣么?”
天竺胡僧说道:“很是有趣。”
显然,两人也是认识的。
不远处的朱寅看到那个迦摩大师,却是明白,这个天竺来客绝非僧人,
他是婆罗教的教土,也就是阿三教的信徒,和佛教没有一毛钱关係。
因为迦摩是梵语,意思是爱欲之神。僧人不会用这个名字。
晚明时期,不少天竺人来华。明朝误以为来华的天竺人都是僧人。
忽然,那迦摩大师的目光扫过寧採薇,明显停顿了一下。然后,又深深看了几眼。
朱寅和寧採薇立刻敏锐的感应到对方的凝视。
寧採薇垂下眼帘,若无其事,恍若不觉。
朱寅的小脸上,也看不出一丝异色,
那天竺人忽然招招手,一个刘家的奴婢立刻上前。
他低声耳语几句,那奴婢目光就锁定了寧採薇,隨即点点头。
这一幕,被朱寅捕捉的清清楚楚。
原本以为,寧採薇一双天足,不会引起好色之徒的。
那些公子紈,也的確对她不感兴趣。
谁知,却引起了这个天竺胡僧的注意。
张、刘二人寒暄完,就一起对著走来的王大老爷行礼,异口同声的说道:
“小侄儿见过王世叔。”
这王大老爷王朝闕是长辈,两人当然不敢托大。
王朝闕点点头,答礼笑道:“两位贤侄,今日大祭之后,你们可要陪陪老夫,好好打几圈马吊啊,哈哈!”
王朝闕乃是一个牧猪奴,平素最爱赌戏,而且贏多输少,在本乡有赌神之称张世勛和刘元初却是打个哈哈,都没有应承。
开玩笑,谁愿意送钱?
王朝闕是世袭锦衣卫百户,世代都是武职。他虽是六品锦衣卫武官,领著朝廷的俸禄,可一天锦衣卫的差事也没有干过就是他的长相,也白白胖胖,笑容可,一点也不像个武人。
他的胞弟王朝冕考中了举人,正是如今的江寧县正八品主簿,乃是本地现管。
王家兄弟一文一“武”,可是本乡老资格的坐地虎了。
虽然张家如今最强势,官位和財力盖过王家,可是张世勛面对这个“王大叔”,也不敢大意。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