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9章 孙传庭(1/2)
第199章 孙传庭
『亡国之臣,明之孙传庭。』
『孙传庭,字伯雅,號白谷,代州振武卫人。『
与戚继光一样,孙传庭祖上也是早在洪武年间,就为朱元璋效力。』
这些人虽然不是有爵位的勛贵,可一代代下来同样是与大名休戚与共。
到了孙传庭这一代,算得上是出场自带忠诚度加成。,
孙传庭祖上是武將出身,到了六世祖时期方才逐渐由五转文。
到了孙传庭这里,六岁入读村垫,十三岁在童子试中夺魁成为生员,此后在学校的各种考试中都是第一。』
他二十六岁时乡试中举成为举人,就是那个考了半辈子才考上的范进中举的举人。』
做了举人,就有了做官的资格。
『二十七岁的时候,孙传庭考中进士,他也是他们孙家第一位进士。『
【记住全网最快小説站101??????.??????】
出仕之后的孙传庭,开始的时候是做知县,却是恰逢闻香教徐鸿儒起义,
在这次的事件之中立下了功勋,入朝进了吏部为官。”
此时正值天启年间,魏忠贤当权横行朝野。』
孙传庭看不惯权宦,请假回了家乡。』
“回家之后的孙传庭,在家侍奉母亲,教授学生,日子过的很是愜意。
一直等到崇禎八年,孙传庭方才重新启復,回到了朝堂之中。』
崇禎九年,孙传庭出任陕西巡抚,专职对付流寇。
直到此时,赵清然方才暂停天幕。
“明末其实並不缺名臣名將,这其中孙传庭与卢象升,绝对是依依者。”
“要说到可惜,那就是他们启用的太晚,给他们的时间太少。”
“如果能够提前十年重用他们,在大名还有些家底的时候,交给这些真正的能臣使用。”
“不好说能够挽救大明,可为大明续命十几二十年,也不是不可能。”
天启时空。
放下了手中木匠工具的天启皇帝,嘱咐身边的大太监“去查查,孙传庭何在。还有,卢象升是何人?”
“遵皇爷旨。”
大太监很快就安排徒子徒孙们去办事,自己则是继续回到天启皇帝身边服侍忙著揽权的魏忠贤很忙,已经不可能像是以往那般,整日里跟著皇帝的身边。
魏忠贤权势滔天,可皇宫里的大太监们,並不会全都听他的。
在皇爷面前爭宠的事儿,本质上来说,就是看谁在皇爷面前的时间长。
魏忠贤能做的事儿,他们也能做,各个都等著取而代之!
赵清然的话还没说完“至於说,让孙传庭去当陕西巡抚,这可不是一个好差遣。”
“当时的陕西,已经成为了流民大军的老巢。”
“各路义军与官军来往廝杀多年,早已经將全省都打成了白地。”
“可以说,没钱没粮没人,堪称天下间最惨巡抚之地。”
赵清然笑言道“之所以让之前品级不高的孙传庭,一跃成为巡抚。”
“那是因为当时吏部尚书谢升与孙传庭不和,为了將孙传庭调走,便举荐孙传庭来接任陕西巡抚,担当剿灭农民军的重任,同时也是在暗算他。”
“毕竟打败仗的话,不是被农民军弄死,就是被愤怒的皇帝弄死。”
“大明跟弱宋一样,哪怕都要亡国了,大臣们首先考虑忙碌的事情,依旧是內斗坑人。”
明朝诸多时空里,皇帝们的面色都不好看。
不过却是只有朱元璋与朱棣,有著决心改变这一切,从根源上废除这些害虫们的根基。
其他时空的明朝皇帝,顶多只能是宣泄一番怒火罢了。
毕竟文官集团的势力已经成型,哪怕是皇帝也是难以对付。
一旦触及他们的根本利益,很容易就会导致皇帝溶於水。
天启皇帝明显就没有这个能力,將文官集团一锅端。
不是不想,而是没这个能力。
他能做的,只是想著这个谢升是谁。
好在虽然天启不怎么上朝,可对於朝堂上稍微重要些的大臣,还是知晓的。
“哦,是太常寺少卿。”
他点点头,再度嘱附身边的大太监“去寻魏大伴,让他安排谢升去陕西做知府。”
“遵皇爷旨意~
~~~
妒贤嫉能之辈,处置掉就是了。
孙传庭接受了任命,出发之前的陛见,他向崇禎皇帝索要军餉粮草。』
此时的大明,早已经被文官士绅们霍霍的不成样子。
“国家的財富都集中在了少部分的权贵大臣手中,皇帝穷的连龙袍都只能穿旧的,哪里还有银钱粮草给孙传庭。『
崇禎皇帝乾脆双手一摊,表示措兵难,措餉更难。』
好在按照传统,新官上任也不可能一点都不给。』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