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4章 宋使:要岁幣吗?要江山吗?要什么给什么~~~(1/2)
第144章 宋使:要岁幣吗?要江山吗?要什么给什么~~~
“汉使骨硬如铁。”
“有理无理都要闹腾。”
“相比之下,宋国使者那就是软蛋,有理无理都得跪。”
赵清然的声音之中,是满满的不屑之意。
『两宋的使者,先跪契丹,又跪女真,后来跪蒙兀,甚至面对大理这等小国,也是直不起腰杆来。”
“要说歷代以来最软的朝廷,毫无疑问就是两宋。”
宋初时空。
闭著眼睛的赵匡胤,努力平缓情绪做著心理建设。
『不关我的事,都是赵光义那个混蛋的子孙后代无能,与朕无关。『
不过一想到自己苦心谋取的大宋,居然被老三的子孙后代给玩成了歷史书上的笑话,他就气到肝颤。
等抓著了老三,肯定要让他好生体会人间十大酷刑否则,难消心头之恨!
对於赵匡胤来说,真被弟弟夺取了天下,倒也没什么大不了的。
歷代以来,兄弟夺位的事情,那是数不胜数。
別的不提,前唐李二夺位之事,歷代皆知。
可问题在於,你夺位之后最起码要做的更好吧。
不敢说做到李二的程度,可最起码不至於天天被仙长骂!
赵匡胤算是看出来了,只要提到大宋,仙长从来都是以嘲讽居多。
尤其是对赵宋皇室,那更是从来都是毒舌,恨不得赵宋皇室死光光拉倒“唉~
v~~
赵匡胤嘆了口气“只能是儘快去改变了。”
想到这里,他用力握拳“从今以后,大宋就要成硬宋,决不许软弱!“
天幕继续播放。
“两宋之外交,主要对象就是北方大国。
“辽,金,蒙兀是其主要目標。』
『大理,青塘,西夏,高丽等为次等目標。』
两宋的对外外交史上,最出名的事件有两个,一个是檀渊之盟,一个是绍兴和议。'
檀渊之盟发生在宋真宗时期。
本书首发101??????.??????,提供给你无错章节,无乱序章节的阅读体验
“具体过程並不复杂,就是辽国大军大举南下,一路攻城略地。』
宋朝大臣主动发挥,提议放弃开封府逃跑,身为驴车战神传人的宋真宗,也是一心想著跑路。』
还是寇准力挽狂澜,以近乎於绑架的方式,逼迫宋真宗上了前线战场之后两边互有胜负,辽国眼见无力灭宋,就想要弄些好处就走。,
『一心只想投降的宋真宗,大喜过望之下立刻与辽国签订合约。'
双方约定为兄弟之国,以白沟河为国界,每年宋国向辽国提供银十万两,绢二十万匹,双方於边境设置榨场,开展互市贸易等。』
这就是著名的檀渊之盟。
檀渊之盟有其正面意义,那就是缔结了和平,从此之后辽宋两国百年无大战。”
『可其反面意义更大,首先就是重创了宋国的尚武精神,导致宋国武备鬆懈。”
“其次就是在名义上放弃了燕云十六州,大一统的思想,在这里遭遇了重大打击。』
“最后,就是为贯穿了整个两宋史的投降派们,提供了发展的温床。』
“此后无论是西夏,女真还是蒙兀,投降派们都幻想著能再来一次檀渊之盟,最终导致两宋崩溃。』
天幕暂停,赵清然的声音传来。
“这不像是在说宋朝使者,更像是在说宋朝的外交策略。”
“宋真宗赵恆,是驴车战神赵光义的儿子与继承人。“
“虽说赵光义已经很烂了,可人家最起码敢跟辽国真刀真枪的干,敢於御驾亲征的想要夺回燕云十六州。
,
说到这里,赵清然耻笑出声“可宋真宗,连他老子的十分之一都不如,
妥妥的一坨臭狗屎。”
“他不但大幅度压制尚武精神,对外更是屈膝求和。”
“还干出了泰山封禪的丑事来,导致自他之后,歷代皇帝皆以泰山封禪为耻。”
“宋真宗就是典型的对內重拳出击,对外唯唯诺诺。”
“大宋之所以被称之为大怂,可以说就是从他开始的。”
赵清然歇息了片刻,再度说道。
“至於说檀渊之盟,本质上就是投降,是钱买平安,是以放弃燕云十六州为代价,换取了所谓的平安。”
“自此之后,马放南山刀枪入库,与西晋时期差別不大。”
“宋朝之后的两度灭亡,基本上就是从檀渊之盟开始。”
他摇头而言“自此之后,投降派正式在朝堂上站稳了脚跟。”
“宋朝也就此走上了能投就投,能跪就跪的道路。”
“都说两宋是歷朝最软的朝代,说他们不是大一统,这话绝对没说错。”
宋初时空。
“冷静冷静,別动怒。”
赵匡胤拼命给自己做著心理建设“都是老三的锅,与我无关嘴里说著无关,可怎么可能。
这可是他的大宋!
被糟蹋成了这般模样,心头的火气已经是穿到了天灵盖。
“家眷都拿住了吗?”
面对询问,赵普先是一愣,旋即明白过来,连忙行礼“都已经拿下了。
赵光义逃跑的时候太过於匆忙,家眷什么的自然是带不上。
赵普想著,这是要对家眷下手了。
也是,皇室斗爭何其残酷,动輒杀人全家才是常態。
毕竟斩草要除根,否则是等著十八年后人家来报仇不成。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