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5章 CATL(1/2)
第335章 catl
4月初的闽省闽东市,阴雨绵绵。
一支豪华车队缓缓行驶在湿漉漉的街道上,引起路人纷纷侧目。
中间一辆奔驰车厢内,宋词欣赏着车窗外烟雨朦胧的茶园,将远处的茶山晕染成一片苍茫的绿色。
“我还是第一次来闽东市,据说这里是全国著名的产茶地。”
一旁,中新投资女总裁李影如数家珍:“是的,以福鼎白茶最为出名,其次是天山绿茶、坦洋工夫茶。”
“想不到你一个粤省人,对闽省的地方特产也知之甚详。”
“自古闽粤两地交流频发,所以我知晓一些闽省的人文地理。”
车队转过一个弯道,atl的厂区隐约可见。
临近目的地,李影还是忍不住道出心中疑惑:“宋董,我之前一直都有和atl(宁德新能源)那边接触,对方明确表示不会出售动力电池业务。
而且就算atl管理层愿意,它的母公司日本tdk也不会同意。恐怕您要白跑一趟。”
宋词答非所问,目光深远:“可惜我当年羽翼未丰,2005年腾达也才刚刚扬帆起航,不然不会让atl落入日本人之手。”
李影闻言亦是感叹:“恐怕谁也没想到,短短几年之间,智能手机横空出世,atl凭借在消费锂电池上的技术积累,一跃成为全球最大的高端手机电池供应商。”
“万幸atl是独立运管,虽然受到tdk的影响,但管理层话语权很重,才给了我一点实施计划的可能。”
想到老板一向超前的战略眼光,李影若有所思,试探性问道:“宋董,您的意思是,动力电池是下一个技术风口?”
宋词没有回答,轻轻闭上眼,养精蓄锐,心中盘算着一会该怎么说服atl管理层。
与此同时,atl公司会议室,董事长曾玉群、coo李萍、技术总监黄世林等一众高管济济一堂。
“曾总,你说这位首富怎么会莫名其妙的要来公司参观?”
面对黄世林的提问,曾玉群微微摇头:“我也不知道。”
此刻他自己对宋词的突然造访还是一头雾水,前几日atl公司突然收到腾达集团发来的联系公函,表示集团董事长、亚洲首富想赴atl公司调研参观。
要不是公函上鲜红的公章,加上事后两家公司一再确认,他都以为是哪位黑客的恶作剧,毕竟腾达的业务和新能源并无交集,两家公司八竿子打不着。
李萍笑道:“一会等人到,不就知道他的目的了,总之人家善意而来,咱们好生接待便是。”
“也是。”曾玉群颔首,垂眸看了看腕表,“宋词差不多也快到了,咱们去迎一迎吧。毕竟亚洲首富,大陆国人中独一份的存在,不可失了礼数。”
一众高管纷纷应和,跟着董事长下楼去等候贵客上门。
当众人来到厂区大门前时,天公作美,持续多日的阴雨突然停了,在天边泛起一道绚丽的彩虹。
彩虹之下,一支黑色车队正缓缓向atl大门驶来。
奔驰轿车稳稳停在atl正门前,一位身着深灰色职业套装的年轻女秘书快步下车,随后恭敬地拉开后座车门。
宋词刚一下车,就看见atl一众高管正列队相迎。
走在最前面的中年男人步伐稳健,在距离宋词三步远时主动伸出手:“久仰宋总大名,我是atl董事长曾毓群。“
身后几人也是礼貌问候:“宋总,您好。”
“曾总客气,冒昧打扰。”宋词和曾玉群几人依次握手,态度十分温和。
曾玉群一边为宋词引荐公司的一众高管,一边不动声色打量着首富先生。
这位年轻的商界传奇,确实丰神如玉,比媒体报道中更显英俊,眉目如画却不失阳刚之气,举手投足间透着与年龄不符的沉稳。
最令人印象深刻的是那双眼睛,深邃明亮,仿佛能洞悉一切。
众人相互认识寒暄一番,曾玉群作为东道主提议:“宋董,我先带您去参观下我的厂区?”
首富从善如流:“客随主便。”
众人登上厂区的参观车,曾玉群便和宋词闲聊起来。
“我89年从东海交大毕业,被分配到闽省一家老牌国企工作,只上班三个月就受不了当时国企的条条框框和那种暮气沉沉的氛围,便辞职加入一家外资企业新科实业。”
宋词专注的听着,不时点头,似乎能从曾玉群的人生中感受到那个波澜壮阔的时代洪流。
“在那我一干就是十年,遇上了几位志同道合的伙伴,在1999年创立了atl。“曾玉群感慨万千,”一晃又是十多年过去了。”
宋词真诚夸赞:“从无到有,打造一家行业龙头,曾总这二十多年的历程,堪称传奇。”
“您这么说可就折煞我了。“曾玉群连连摆手苦笑一声,“您才是真正的传奇!
如今整个华国商界,甚至放眼全球,又有何人能和您比,就算是比尔盖茨、乔布斯二十多岁时也比不上您。”
知道宋词要造访atl,他特意对首富做了一番详细的了解,那开挂一般的人生,让人叹为观止。
宋词谦虚的笑了笑:“我们从事互联网行业的,吃的都是国家高速发展的红利。”
曾玉群微微颔首,不由对宋词这位小了自己二十岁的商界领袖心生敬佩,但凭人家这份清醒和沉稳,就不是一般人能够比拟的。
谈话间,观光车抵达生产车间,宋词戴上安全帽,做好防护工作后,开始跟着曾玉群参观起生产线。
“宋总请看,这是我们的生产线。在聚合物锂电池领域,atl拥有全球最先进的技术。”
指着全自动化的生产设备,曾玉群语气中难掩自豪:“当年我们攻克了锂电池鼓包的技术难题,这才使atl成为手机电池行业的标杆。”
“这个电解液配方是atl自主研发的吗?“
“这条生产线的良品率能达到多少?“
“在快充技术方面,atl有什么突破?“
宋词十分认真听着曾玉群的介绍,还时不时提问一二。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