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9章 靡靡之音(1/2)
第99章 靡靡之音
这人是到齐了,但气氛却略显诡异。
几人相互使着眼色。
好似彼此都在询问,是不是因为红楼梦?
如果是。
那至于这么大阵仗吗?
如果不是,为何张九龄这个低级官员,也会出现在这宰相会议上。
李隆基全都看在眼里,眼中闪过一抹戏谑,先喝口茶润润唇,茶杯放下后,他突然言道:“怎么?诸位难道不知道,朕今日召你们前来是为何事?”
众人皆是不语。
大家现在越来越不肯定。
李隆基突然又看向张九龄,“张员外郎。”
“臣在。”
张九龄立刻站出来。
李隆基问道:“这折子是你上的,为何你又不说话。”
看来还是因为红楼梦,但至于这么兴师动众吗?难道这事真的触怒到皇帝了,还是说皇帝比我想象中的更要看重这科举改革,因此想要杀鸡儆猴。
张说心中满是困惑,一时间,也有着无数的猜想。
张九龄也愣了下,但这箭在弦上不得不发,赶忙道:“启禀陛下,最近礼部刚刚颁布文艺方面的政策,希望我大唐文人所作诗赋,崇丽泽,讲实用,重风骨,尚气势,重文采,讲滋味。
然而,此政策刚刚颁布不久,无名学院便以说书的形式,推广无名先生所著的《红楼梦》,引得百姓推崇。
臣也亲自去见识过,故事虽然精彩,但讲的尽是那勾心斗角,儿女情长,乃是靡靡之音,这与朝廷的政策相悖。
臣以为目前该禁止此书,待陛下文治武功后,再行此书。”
李隆基眉头一皱,愠道:“竟有这等事,那无名学院莫不是诚心要与朝廷作对?”
李峤立刻站出来道:“陛下,这只是一个误会。”
“误会?”
李隆基道:“朝廷刚刚才颁布政策,但凡清明之人,定会根据朝廷的政策来写诗作赋,而不会顶风作案,这里面,朕看不到有何误会?”
李峤解释道:“朝廷颁布政策的日期与无名学院义演的日期,中间相差也不过几日,他们还得排练,可见这是早有安排,就不可能是无名先生特地著此书,来与朝廷作对。”
李隆基瞧了眼张九龄,可是张九龄却沉默不语。
张嘉贞也看在眼里,一点争锋相对的气氛都没有,他也了解张九龄的为人,心想,看来张九龄上这折子是为了张说,而非是他的本意。
李隆基等了一会儿,才开口道:“是不是早有安排,姑且不论,到底是朝廷颁布政策在先,红楼梦在后,即便真是早有安排,见到朝廷颁布相关政策,也应该就此作罢,但是无名学院却无视朝廷的政策,说是误会,难以令人信服啊!”
李峤立刻道:“适才张员外郎只说其一,而未说其二,就是无名学院为何会让学生们上酒楼说书,其原因在于为报答圣恩,故此他们演出皆是义演,所得之利,将会用来帮助那些归籍的隐户,而这全都是臣要求的。”
李隆基哦了一声:“此事还跟嗣濮王有关?”
“是的。”
李峤点点头,道:“最初是无名先生想要做些什么报答圣恩的眷顾,他本是打算带着学生去行善,如此一来,既可报答圣恩,又可让学生向善,还能帮助那些百姓,可谓是一举三得。
臣在得知此事后,便想到最近陛下所遇棘手之事,便是那隐户归籍,而隐户归籍,恰好又属于为民置产,于是臣就想借此机会,实践一番,于是鼓励他们这么做,并且还为他们提供帮助。”
宇文融听得眉头一皱,他今日来参会,实属巧合,因为明年开始,就要大刀阔斧的干,要将国家财政恢复过来,所以最近他经常跟李隆基会面,凑巧就给碰上了。
原本以为自己是来看热闹的,瞅着他们狗咬狗,哪知这说着说着,他觉得这不太对劲,你们这是话里有话。
怎么这隐户归籍,就成了为民置产,大哥,这是我的建议啊。
不会今日这局,是专门为我准备的吧。
他心中竟生出一种鸿门宴的感觉,立刻打起精神来,这里面没有一个是好人,全特么是千年的王八。
这一下子,气氛就变得更加微妙。
“原来如此。”
李隆基点点头,再度看向张九龄。
张九龄却还是沉默不语。
因为此非他本意,他这么做,完全是为了张说。
李隆基又等了片刻,脸上微微有些不爽,道:“张员外郎,不知此事吗?”
弹劾是你要弹劾的,结果你又不说话。
你这是在戏弄朕吗?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