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9书吧最新网址:www.69hao.com
首页 > 都市言情 > 大明世家五百年 > 第312章 变故

第312章 变故(2/2)

目录
好书推荐: 漫威:冒牌发明家 说好的保卫科干事,你破什么案? 我才是徒弟们的随身老爷爷? 年代剧:老曹的潇洒人生 吞噬星空:武神之心 人在斗破,系统却在大主宰 斗罗金铲铲:每年一个海克斯! 妖天子 踢球的时候要称GOAT 兵家第一圣

况且这可是李显穆!

她如今最信任的大臣,她怎么可能因为这么一件小事,这么一个小错,就把她贬斥了呢?

真要是把李显穆贬斥,她怕是吃饭睡觉都不安生,大明天下社稷,会不会就此崩塌?

她根本就不敢赌!

况且,她虽然不想让六部五寺动乱,可同样不想让內阁失势,若是真的因为这件事,將內阁首辅李显穆贬斥,那內阁必然大大失权,照样是局势大变,同样会动盪。

无数繁杂的思绪让张太皇太后一时有些乱,这似乎根本就是一个死局,一切的根源就是內阁呈报的这封奏章。

这是张太皇太后掌权后,第一次遇到如此棘手之事,对朝堂上的爭斗有了更深刻的理解,远不是当初在后宫所见的那样简单。

想明白这一点,张太皇太后就知道,她更不能让李显穆离开朝廷,说句不好听的,如今李显穆才是皇权更大的庇佑。

当初宣宗皇帝去她宫中拜见、用膳时,盛讚过李显穆,“有老师在,外朝参儿子的大臣都少了一大半,当真是儿子的御前坚壁。”

岂不是正如同现在吗?

外朝那些风风雨雨之所以飘不进宫中,不就是因为有李显穆在前面衝锋陷阵,若是让李显穆离开,那可就要自己应付那些人。

“当断不断,反受其乱,太皇太后不必犹豫了,微臣既然有错,落到这般下场,乃是咎由自取!

为大明社稷、朝廷安定,臣不悔!”

思绪本就渐渐明朗的太皇太后耳边传来了李显穆的最后一句话,宛如瞬间被击中灵魂,所有的疑虑瞬间被拋去,眼中重新恢復了明亮。

她带著一丝迟疑,却转瞬间散去,指著李显穆呈递上的奏章,郑重道:“显穆,內阁这份奏章上的政策计划,你再给予讲解一番。”

“啊?”

一直都在等著观察著太皇太后的李显穆,装出一丝適时的迷茫,而后瞬间露出“惊讶”之色,“回太皇太后,这项政策,內阁是这样……”

这项计划本就是李显穆所想,自然最是清楚,他清清楚楚给太皇太后讲解了这件事的首尾,以及可能遇到的问题。

太皇太后越听神情越放鬆。

听起来,似乎没有她想像中艰难,也没有她想像中的,会遇到那么多问题,引起那么多震盪。

这並不是一件真正会遍及天下的变法,触动无数人,而仅仅是一项京城官员的官职制度调整,只是这次的调整范围比较大,或者说是大明开国以来最大的一次。

但真正触动最大的只是那些高官,对於绝大多数人而言,並没有什么变化,况且这次的改制,只在文官这边,只要不动勛贵、武將,那实际上就引不出什么大乱子来。

张太皇太后还没有意识到,她已经开始自己找这项政策的优点。

这实际上已然陷入“破窗理论”之中,她本来是一点大改变都不愿意接受,但面对可能出现的李显穆贬斥出京、以及內阁权落,影响顾命四大臣的现实。

她还是更愿意接受这项“並不太大”的改制。

待李显穆说完,张太皇太后沉吟了几息,“如今听起来,这项政策的確是有实行的必要,我这里便同意了,也不必经过廷议,以免夜长梦多,稍后会有旨意送到內阁去。

显穆,这件事是內阁挑起来的,便由內阁办好,先帝留下了顾命四大臣,是大明社稷的安定平和,你可不要辜负了先帝的期望,以失天下之望。”

“微臣谨记!”

二人算是达成了一个协定,张太皇太后希望李显穆速战速决,不要拖著导致朝廷动盪,李显穆则等来了张太皇太后对这件事的放权。

二人都很满意对方的態度。

尤其是李显穆,心头一直紧绷的弦彻底放鬆下来,今日的对答虽然简短,但却字字都在刀尖上行走,稍有不慎,这项政策就要胎死腹中,那对內阁来说,可是大大的不利。

如今总算是功成,將太皇太后说服,那接下来太皇太后这里,就只剩下最终的拆分匯报总结。

李显穆恭敬缓缓离开殿中。

张太皇太后一路目送著李显穆离开,待李显穆身影彻底消失后,才发觉自己额头有汗发出。

她心中更是庆幸自己没有垂帘听政,否则她如何能日日经受这样的大事,怪不得宣德后期,皇帝將一应政事都委託给內阁、交给李显穆,甚至被前朝批评有了怠政的跡象。

实在是有能臣在內阁,根本不需要事事亲自去关注,有大事的话,內阁自然会匯报。

“內阁必须要抬举起来,这是如今大明政务运转的核心。”张太皇太后心中有了这样的明悟。

李显穆离开华盖殿后,凉风一吹,顿时发觉自己背后早已被汗浸透,今日可真是惊险,虽然没有生命上的风险,可若是政策被否决,那可当真是又要浪费不知多少年的时间。

一步差、步步差!

幸好他急中生智,利用太皇太后对自己和內阁的看重,迅速从这方面打开了缺口。

李显穆心中暗下决心,“这件事必须要乾的乾净利落,一旦拖的时间长,日后再想要做什么事,就不容易了。”

心中想著,匆匆往內阁而去。

是时,炽热的太阳自云中探出,宫中墙瓦上的阴影剎那消散,折射起耀耀金光、灿灿骄红!

————

“拆分六部”、“大部变小部”,这是明朝正统初期最大的政治事件之一。

这项政策由內阁大学士所提出,其初衷便是为了將明朝中枢的权力,向內阁集中,进而在事实上,使內阁成为唐宋时期“统率诸部”的宰相机构。

从永乐时期的智囊机构、秘书处,到洪熙年间的“高官问政处”,再到宣德年间拥有“票擬权”的半宰相机构、半秘书处,直到正统年间,再次经过强化的內阁,已然彻底凌驾於诸部之上,成为事实上的半宰相机构——外相。

另外一半相权,则在內廷內相司礼监手中,大明中枢政治制度进入了一个新阶段。

事实证明,即便是缺失了皇帝,只要有一群职业官僚,依靠著卓越的制度,依旧可以让整个帝国都持续运转。——《明朝政治制度变迁》

(本章完)

目录
新书推荐: 离婚前,弹幕都说阴湿老公暗恋我十年? 重生七零,掏空渣爹资产转身下乡 小甜心孕吐后,夜少捡回家里宠 穿成恶毒后娘,我赶海养活三个崽 夫君假死?预知未来后我不守寡了! 王爷每日一跪,王妃今天原谅了吗 不眠不羞 回春朝:这该死的妇道守不住了 豪门弃崽?在警局赶尸破案当团宠 揣崽流放,弃妃活成白月光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