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3章 善后(1/2)
第113章 善后
魏文道叹息一声道,“本来还踌躇满志,现在有些意兴阑珊了,不然,我们也不会抛开书本,随为民兄来此间胡闹了。”
“这话怎么说?”
薛向道,“我也听到些风声,说今年的难度不小,荫生的数量有所增加,我就不明白,往年的荫生就少了么?”
魏文道道,“国朝大军正在西北开拓,新打下的疆土,要移民屯边,要镇抚,老官油子不要,全从新科士子中挑人。
如此一来,只要科考取得好名次,都有实缺。
就拿咱们这次郡考来说,往年即便是考上城生,也不过是在郡中等放缺。
运气好,捞到一个副室长的实缺就不错了。
如今西北开边,有的是实缺,有的是好位置,熬上两年,找关系,转入内地,就是一份大好前程,自然人人动心。”
薛向对基层官制,了解很是深刻。
室长、副室长,算不入流的大吏,毕竟没有仙符,不入官品。
这类官职,大多是熬年资上来的,有功名的儒生占比不高。
毕竟,考上城生的,无不盼着考上郡生,到时混个实缺,再熬年资,没准能弄到仙符,当个低品仙官。
没几个人会在城生阶段,出来当低级小吏,除非年岁很老,迫于生计。
据薛向所知,李少白就是郡生出身,靠着家里的关系,才两年时间,就混到了副院尊,得到了十品仙符。
他当然看不上李少白,可他知道,要按正常的步调走,他距离李少白的位置还很远。
即便考上郡生,他也不能一蹴而就,获得仙符,还是要熬年资。
“魏兄的意思是,咱们这一拨,若取中郡生,极有可能要发往西北?”
“大差不差,这倒不是关键,关键是能取中,能有好名次。仙符谁不想要,有人皓首穷经,一辈子也挣不上。”
“魏兄太悲观了吧,你好歹是我云梦案首,谁担心,还轮不到你担心吧。”
薛向纳罕不已。
魏文道摇头,“薛兄你有所不知,当今世界,儒教大昌,各大修炼门派势微,人人开始诵读儒学。
儒学的学习,难度大么?
对那些大修士而言,不过是多费一番脑子,多走一段弯路。
神国如今昌盛,就是官位奇缺,西北一开边,大量官位放出来,我甚至听说有结丹修士,开始专修儒学。
这次的荫生中,还有筑基后期强者,你敢信?”
“嘶!”
薛向倒吸一口凉气,“这不是胡闹么?”
“更胡闹的还在后面。”
魏文道道,“有风声已经传出来了,这次郡试,上面打算搞‘文试定去留,修行别高下’,这是摆明了替那些转投儒学的荫生们开方便之门。”
薛向紧皱眉头,他当然理解魏文道的意思。
所谓文试定去留。
文试,本是他们这些正统儒生所擅长,正要靠文试来拉分,结果文试成了资格考试。
一旦成为资格考试,考满分的和考过及格线的,没有任何区别。
轮到修行测试,那些荫生中的筑基强者,自然大占上风。
到时候,汇总名次,自然是荫生们大占便宜。
“这怎么能行,我看得到学宫里闹上一闹。”
薛向急了,开始还当故事听,一涉及到自己利益受损,薛大官人叫得比谁都凄厉。
“也就是这么传的,即便没这么离谱,至少有大修士掺和进郡试来是一定的。”
魏文道叹声道,“道理很简单,西北风波恶,上面也想有强力手段的人过去镇着。”
薛向点头,“不管怎样,咱们做好自己,总归没错。”
“话虽如此,但心结难开。”
“魏兄,你是云梦案首,自当发愤图强,你都这般颓唐,叫其他同年们如何振作。
薛某是想好了,宁可战死,也不可吓死。”
“壮哉斯言。”
魏文道击掌道,“也罢,明日我便启程,入白鹿洞书院,做最后冲击,薛向可愿同行否?”
薛向道,“我在绥阳还有一摊子事儿,待做好善后,我再去寻魏兄。”
送走了魏文道,薛向返回家中,径直进到文墟福地。
他现在更乐意在文墟福地睡觉,一来灵气盎然,二来,绝对安全。
他才用青龙阴了苏眭然等人,自然要防着人家也来上一手。
一觉到天亮,外面有了动静儿。
他唤出文气遮身,出到洞外,却见风暖城躬身请见。
却是不少结丹修士,写好了感悟心得,送上来,请他品评。
薛向收了一枚枚玉珏,转入洞中,便安静看了起来。
这一看,便从日出看到了日落。
结丹境的强者,高度果然不一样,他们的修行感悟,薛向虽大都看不懂,但触动点极多。
尤其是苏缄默的关于文气神兵的论述,让薛向找到了新的思路。
他觉得自己没必要舍近求远,去专攻什么修行秘法,专心致志把加特林弄懂弄通,比什么都强。
但苏缄默关于文气神兵的论述,偏总纲的成分居多,具体过程,说的却是极少。
薛向念头转动,便出到洞外,招来风暖城,将苏缄默的玉珏送还,要风暖城告知苏缄默,要他不辞辛苦,论述齐备,再叩玄机。
风暖城也听不明白薛向说的何意,只牢牢记下此话,出到外间,激活传讯阵法。
不多时,苏缄默便赶了过来,领到了自己的玉珏和薛向的法旨。
苏缄默沉吟片刻,便领悟了,意识到薛向是要他系统地论述文气神兵,尽量至全至备。
他当然不会觉得明德洞玄之主会觊觎自己的妙法,而是以为明德洞玄之主看好他,在考教他。
“机缘到了。”
苏缄默颠颠儿回返,召集诸位耆老,开始专心考证文气神兵的锻成、加强、大成等各个阶段的细节。
就在苏缄默安心创作的档口,薛向的复职通知下来了。
他重新返回十一室,回到了绥阳镇权力中心的位置上来。
与此同时,王安世被提拔到第三室室长的位子上来,寻四洲接了王安世的班。
宋子杰则接了寻四洲的班,吴奎担任了第二中队的中队长。
丁春夏也将丁鹏塞进了巡捕队,担任了第三中队中队长。
除了安排绥阳人事外,联合商社近来也有大事发生。
范友义终于做通了董嘉存的工作,嘉禾商行和联合商社达成了深度合作。
由董嘉存出任联合商社总社长,范友义任副总社长。
联合商社有权,有地,有地利,嘉禾商行有经验丰富的老员工,有遍布云梦的关系网,双方联手,算是强强联合。
薛向只和董嘉存吃了顿饭,大事便敲定了。
搞定了人事和联合商社等大方向上的事儿,薛向便开始深入基层了。
或访贫问苦,或兴学助学,或大举招工。
他没把自己当十一室室长,别人也没把他当十一室室长,薛向身体力行地践行着为官一任,造福一方的理念。
这回,他不单单是为了愿气,纯粹是想做些好事,做个好人。
毕竟,他在绥阳收获的太多太多了,不真心付出点什么,良心难安。
时间在忙碌中一天天过去,转眼,又至岁尾。
绥阳镇锁衙后,薛向请几位掌印,各室室长吃了餐团圆饭,便回云梦了。
回到云梦后,他也没立时闲下来。
一边托人将右侧邻居的老宅,高价盘了下来,重新装修,在公墙上开出侧门,一边大肆采购年礼,给谢海涯、钱明、舅父宋元家送去。
魏央那边没去,是他听说魏央去了沧澜州,遣人送礼,不自己去,显得不够尊重。
可若是自己去,魏夫人一人在家,薛向怕传出什么闲话。
挨到腊月二十九,薛向盘算着魏央怎么着也该回来了,遂提了礼物上门。
门子将他迎入,告知魏大人还未归来,接了礼物,便留他在小厅喝茶。
薛向略觉尴尬,但来都来了,不见魏夫人一面,面子上也说不过去。
等了半盏茶的工夫,正堂帷幕后传来动静儿,他才知帷幕后藏了人,必是魏夫人无疑。
他起身行礼,窥伺薛向半晌的魏夫人终于说话。
以往魏夫人总是热情似火,今次竟隔着帷幕说话,这变化之大,让薛向咋舌。
可越是这般,薛向越觉得尴尬,本来好好的晚辈拜见长辈,竟避讳成这样。
才聊了两句,薛向便待告辞,魏夫人却让婢女,端出一盘蔬果,却是切片的黄瓜,说是院子里新摘的,用的是《凡间》里说的温室栽培办法。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