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8章 贫道观殿下有天子气!(2/2)
“哈!你这老道,只会假借天意,惑动人心!”
听到此话,大贤良师摇了摇头,正色道。
“殿下,您高看贫道了!天下人心所向,非贫道之力能惑动,而是世道天象,所映照人间的显化!诸多世家大族、高门贤士,其实自有论断。他们只是假借贫道的名头,说他们自己想说的话而已!至于普通小民,根本没有信与不信的机会,他们单是求活就已经耗尽了力气。是这世道,在逼着他们生死挣扎!”
“朝廷衮衮诸公,比贫道有才有贤、有德有望者,不知有多少!可朝廷依然在西园卖官,在各地收钱脱罪。天意大势如泥沙般滚滚而下,不是一个两个人能引动,也不是一个两个人能乱、能治的!从最上的朝堂,到最下的县乡,从最高的九五之位,到最卑的县中小吏,到处都是私心贪婪。所行上背天心,所行下害民生,苍天若是未死,又如何会有如今的局面呢?.”
说到这,大贤良师顿了顿,声音低了许多。他眼神深邃,看着陈王变化的脸庞,轻声开口,只能被周围寥寥数人听到。
“黄天所鉴!在贫道看来,这些当政的诸公,不缺才学,只是公心太少,私心太重。就连那九五之位,也是一样!以天意民心来看,这却不如陈王您了。故而,贫道说,‘陈王有天子气’,并非信口胡言,而是发自真心”
“.”
听着大贤良师的话语,陈王刘宠脸上神色数变。尤其是最后一句“陈王有天子气”,让他忍不住向前半步,像是听到了什么绕梁不绝的绝世乐曲。而等他回过神来,之前的满脸怒气,已经消失不见。他张了张嘴,想要说些什么,想要继续追问。但最后,他只是吐出一口长气,低声回道。
“你这老道,不可信!.顶着诺大的名头,也不知是真有望气的本领,还是只会假言惑人?”
“殿下,天下之位,天意所钟,是有德者居之。前秦虽强,视民如草,天下皆叛,失德而亡。项王虽勇,战无不胜,但杀戮太甚,亦是失德而亡。而高祖出身虽微,却与民约法三章,有德而登九五这是天数所在,绝非虚言。”
大贤良师目光诚恳,看着陈王刘宠的眼睛,又行了一礼,郑重建言道。
“殿下的天子气,来于殿下对陈国的治理,来于殿下救民的德行。去年旱灾大疫,陈国能开仓放粮,让百姓熬过春荒。今年眼看着又是大旱,甚至贫道夜观天象,明年也是大旱还请殿下早做准备,积蓄粮食。在旱灾严重时,继续放粮救民,行此德政!而德行所累,就是人心向背,是天意所钟爱的天子气!”
“.”
这一次,听到这老道明言“天子气”的来源,听到这发自内心的建言,陈王刘宠怔了怔,又上上下下、仔仔细细,打量了大贤良师许久。好一会后,他才神色有异的,回答道。
“你这老道陈国之事,自有孤和国相决断!你所说的,孤早就知晓,也无需你多言!”
“噢!既如此,那是贫道冒昧了!”
大贤良师张角笑了笑。陈王板着脸,昂着头,没有笑。但两人之间,似乎多了些默契,消了之前的敌意。张承负看着这一切,心中颇为震动。老师只是一番对谈,就能和陈王化敌为友?这种“传道向善”的本领,难怪连宫中的十常侍,都能拉入太平道中!
接下来,大贤良师与陈王之间,又低声的聊了许久。两人声音很低,只能隐约听到些“天象”、“预兆”,而往往是陈王问,大贤良师回答。直到一骑奔马从南边的阳夏匆匆赶来,马上的中年文士一脸急色,满头大汗,才打断了这一场未曾计划的“相谈”。
“驾!驾驾!”
“陈王殿下!”
“啊?孝远,你怎么来了?”
“俊听闻殿下突然离城,带人‘游猎’向北.就赶紧快马加鞭,追上来了!”
陈国相骆俊满脸紧张,看了眼远处倒毙的白马,又看了看场中的局势,眼角直跳。陈王殿下或许不知道大贤良师的门路,不知道对方传播谶纬、和宦官递话的舆论能力,可他这个精明强干的陈国相,又如何不知?这一次,要是真见了血,这大贤良师死不足惜,但那可怕的舆论后果,就是把刀递到皇帝和宦官手里!
想到这,骆俊连忙走到大贤良师张角身前,恭敬低头,致歉道。
“大贤良师!陈王意气,还请您宽恕殿下的冒犯!”
“无妨!”
闻言,大贤良师轻轻点头,真诚笑道。
“贫道也一直想与陈王一见,今日得偿所愿,其实欣喜。”
“是!久闻大贤良师之名,今日一见,俊同样不胜欢喜!大贤良师若是有空,不如随我等南下阳夏,由殿下和俊亲自设宴,赔礼致谢?”
“国相无需如此客气!贫道与颍川郡守有约在前,得赶紧前去。若是有空,等下回路过陈国,必然登门拜见!”
大贤良师笑着婉拒。他看了眼勇烈坦然的陈王,又看了看有礼有节的陈国相骆俊,由衷赞道。
“天意所喜,真是君臣相得!天下灾疫四起,陈国百姓能享一方安宁,在灾疫中求活这都是二位君臣同心、庇护百姓的功德啊!”
“啊?!这,大贤良师客气了!这都是皇帝有德,德及我陈国.咳!殿下与我,都不敢居功!”
陈国相骆俊额头冒汗,他的政治敏锐程度,可比陈王高多了。毕竟前国相是怎么死的?那可就是私自祭祀、谋求天意,被皇帝一纸诏令,直接赐死的!这太平道大贤良师的夸赞,又哪里是那么好承受的?只希望陈王没和这老道纠缠太深,被对方传出什么“天子气”,什么“取天子而代之”的谶纬来.
“大贤良师既然早与颍川郡守有约,那我等就不叨扰了!陈国政事繁杂,俊这就和陈王殿下一起,返回阳夏了!”
三人聊了片刻,陈国相骆俊判断出大贤良师温和亲善的态度。他心中松了口气,赶紧拉着有些不舍的陈王,向这沾不得、更杀不得的老道告别。而大贤良师张角含笑点头,行了告别的礼仪,又对张承负笑道。
“承负,你代替我,亲自送一下陈王!”
“诺!老师!”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