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5章 太子让百姓变得可怕,朕不孤也!(1/2)
第365章 太子让百姓变得可怕,朕不孤也!
刘统勋露出一脸豁然开朗的神色:“太子爷说的对,是臣多虑了。”
“听闻你家也织?”
弘历这时问起刘统勋来。
刘统勋听后,猛然收缩了一下脸上的肌肉,随后答道:“不敢瞒太子爷,自先父当年任宁羌知州而教当地百姓种后,便一直由臣家乡丝织大户收其而织造衣发卖。”
弘历点首:“那本宫也派人去你家采买,同时由你家代本宫发于乡民,以布本宫声名。”
刘统勋听后当即伏首:“臣代乡梓叩谢太子爷厚恩!”
“起吧。”
弘历淡淡一笑,接着就道:“但本宫有一个要求,那就是,你们的必须依旧只能购自陕甘一带贫瘠地,不得去素来以种为主的江南采购。”
刘统勋秒懂弘历这样做的目的,也就立即拱手:“臣不敢违太子爷之仁意!”
“那便好。”
弘历接着又看向松寿:“本宫既欲散财布仁,也不能不惠及旗人。”
松寿听后一时心乱如麻,不待弘历说完,就先匍匐在地。
弘历见则笑了笑说:“令尊曾官至工部尚书,与不少汉商交情深厚,就由你替本宫联络汉商,让本宫从汉商手里多买些米炭,而好周济受饥寒影响的底层旗人们。”
松寿当即叩首:“奴才遵旨,代旗人叩首太子爷隆恩。”
“你也起吧。”
“我也不是真的是为了争这一口气,才这么做,的确也是有意要让天下各族百姓都能少冻毙一些。”
“借此,也多鼓励一些汉商去蒙古采煤,让蒙人也能得个温饱,不至于因放牧产出有限和当地王公克削太狠而外逃。”
弘历说着就走到殿外,伸手接了接外面飘扬着的雪,而背对着两人说道:“但是,无论是旗人,还是汉人,乃至蒙人,既然受了本宫的恩惠,也不能不知道感恩。”
“本宫可以不图他们什么报答,但至少要多做些忠孝之事。”
“这样,我这个太子的钱,也才算没有白。”
“造福于民,本就是为了让民因仓禀实而知礼节。”
弘历说着就回头坐在了炉火边的椅子上:“可明白?”
“奴才明白!”
“臣明白!”
两人眼含起热泪来。
他们这才明白过来,这位太子爷是藏有大孝心的,所以才被太子有所感动。
弘历则端起了茶:“退下吧,雪天路滑,公等且慢行!”
“奴才/臣谢太子爷关怀!”
转眼就到了雍正十年的腊月。
河南许多州府内,关于劣绅事迹的揭帖,依旧没有停止出现的意思,还在持续增加。
有士绅也想过阻止,联合官府乃至自己亲自出钱出人,抓捕了一些帖揭帖的百姓。
但这些百姓皆供述说,是外乡人指使他们这样做,他们为了得好处,不得不这样做,而不知道揭帖的内容。
尹继善也因为得到弘历的指示,要以社稷苍生为重,要为官公正,也严禁各地官府无故拘拿不知内情的百姓,要求限期释放,甚至为此摘了好几个知县的顶子,理由是他们纵容士绅乱来或者自己扰民太过。
各地亲民官因而皆不敢妄为,只能把百姓抓了又放,而这也就始终杜绝不了劣绅劣行的四处传扬。
但俞鸿图为此还是找到尹继善说:“中丞,能不能先准各地乡民抓一批外乡人,好好审审,不然这样下去,本省士林清誉恐毁于一旦啊!”
“文明教化之地,岂有无故拿人的理?”
尹继善毫不犹豫地予以回绝。
“再说,身正不怕影斜,只要是诽谤的话,那即便编的再邪乎,本乡人就不会信,也就掀不起什么风浪!只怕还会同仇敌忾,那时,本官倒是不得不因民意而准拿外乡人。”
“何况,你应该知道,这事的根源还是因为这地出了诽谤太子爷的事,坏了国本,我们要是拗着国本来,不让这些揭帖出现,那就是不体谅上情!”
尹继善说到这里就朝北拱了拱手。
俞鸿图听后问道:“可是,照这样把斯文丑事传扬下去,加上有人兴风作浪,要是出现晚明那种民抄董宦的事该怎么办?”
“那首先,我们官府就不能偷懒懈怠,而负了社稷苍生,对查有实证的劣绅当先参先拿!这样乱民就会没有机会!”
尹继善这话说了后,就面色严肃起来。
俞鸿图不禁后背一凉,而只得告辞离开了尹继善这里。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