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1章 乾隆王朝做的大改变,犯事满人立斩不赦!(2/2)
弘皙双手捧著一份名册回道。
雍正非常高兴地接过名册来:“很好,弘皙的心很细,军机处降諭內务府,赏皇侄理亲王弘皙九盘缠丝南红朝珠一掛!”
弘皙微微一愜。
他知道,自己四叔是恨不得满京城的八旗贵族都知道,他弘皙在这事上出了大力啊。
但弘皙不敢违,只得立即跪下叩首:“臣侄谢皇父恩赐!”
“你带著八旗都统衙门的人,会同步军统领衙门,把这名册上的满人全部捉拿,以背叛祖宗与欺君为名立斩於各旗官学,以做效尤!”
雍正紧接著很严肃地说道。
雍正接著又看向鄂尔泰道:“至於鄂尔奇与他的三个孙子,也立斩不赦!身为满尚书,不顾社稷,只顾自家长远,真正有负国恩!”
“奴才身为兄长和伯父,有失教诲,亦请处置!”
鄂尔泰这时也抿嘴伏首乞求起来。
雍正则挥了挥手:“免了,朕知道你之前在西南忙於改土归流,入军机处后又被弘历派去西北忙於西北事务,在家的时候少,故过错还算不到你头上,但是你要引以为戒,不可让你西林觉罗氏再出现这种背叛祖宗、不顾社稷的事来!”
“奴才谢主子厚恩,亦谨记主子教诲!
鄂尔泰说著竟硬咽起来。
雍正则道:“朕放你一日假,去见见他们吧。”
“奴才谢主子恩典!”
鄂尔泰接下来就去见了鄂尔奇,在鄂尔奇被关到步军统领衙门后。
“兄长,您说,我们满人为大清打下这江山到底是为了什么?”
“是为了束缚自己的吗?”
“小弟就只是想让自己三个孙子可以將来无灾无难的过日子而已,此乃人之常情,主子为什么就这么计较?”
鄂尔奇非常不解地问起鄂尔泰来,在鄂尔泰来看他后,而不是求鄂尔泰为他求情,他也知道,雍正的决定,轻易改变不了。
鄂尔泰冷冷道:“主子不喜欢这样的常情!”
“为了自己的儿孙,不顾社稷的安危,八旗乃大清根本,特別是满洲八旗,你让他们去做汉人,的確是数典忘祖!”
“还不是因为旗人被限制得太狠,很多时候还不如汉人。”
鄂尔奇回道。
鄂尔泰道:“哪里不如汉人?你两只眼晴只看见汉人士绅,没看见汉人百姓吗?!还是说,在你眼里,汉人百姓不是人?”
“別以为我不知道你的心思!”
“你这些年与江南士绅合伙盗卖军资赚了不少钱;这才想著让自己三个孙子出去好另立门户,拿著赚来的钱,买田开店,再培养几个进士举人。”
鄂尔泰突然严厉地对鄂尔奇说道。
且说,由於八旗集团內部是主子奴才构成,所以,制度上,旗人没有自已的私產,田是主子分的,房子也是主子分的,只有使用权。
而旗人自己挣再多的钱,兼併再多的產业,严格来说,那也是主子的。
毕竟,旗人自己本身都是主子的私產。
所以,鄂尔泰才会说鄂尔奇这样做,是想把自己以权谋私的钱变成自己真正的合法私產。
鄂尔奇不想继续这个话题,也就只说道:“还是那句话,我们满人为大清打江山,为的是什么?难道,为自己子孙过的好一点也有错吗?”
“听你的意思,还觉得列祖列宗不该为大清打江山,我们满人不该从龙入关?”
鄂尔泰冷声问道。
“我现在绝了后,也不怕您把我的话告诉给主子知道!”
“我就继续实话实说,我只是不明白,什么好处都让爱新觉罗家得了,入关的意义到底是什么?”
鄂尔奇回道。
鄂尔泰道:“这只是你不明白,不代表列祖列宗不明白!我告诉你,是因为什么,是因为不这样子就活不下去,现在也一样,主子如果不这样子,大清就会亡,天下就会再次大乱!就会重蹈大明的覆辙!”
“那要照这么说,当初他爱新觉罗家就不该起兵反明,前明时天下大乱,与爱新觉罗家起兵反明后屡次劫掠不无关係!”
鄂尔奇回道。
鄂尔泰道:“列祖列宗们反明,是顺应天意,时势所然;主子现在不准我满人出旗,也是时势所然,你理解要执行,不理解也要执行!”
“好,我认栽!”
“弟临终前,给您送一句忠告,八旗衰落难以避免,甚至还会消亡!您要早做打算,主子他挡不住这个趋势!”
“还请兄长有机会带话给主子太子爷,我鄂尔奇对不起他,辜负了他。”
鄂尔奇说著就笑了笑。
他和鄂尔泰都是弘历这个旗主下的旗人,所以在称雍正为主子的同时,也会称弘历为主子。
只是为了区分,鄂尔奇主动称了弘历为主子太子爷。
“主子,今早好多满洲老姓的人被押赴刑场,还有鄂尔泰中堂的亲弟弟。”
京郊,突然被雍正降旨派去视察永定河秋汛防范情况的弘历,就看见曹露冒著秋雨朝他跑了来,向弘历匯报了快马传来得到的消息。
弘历听后点了点头,隨后问道:“城內可有骚动?”
“没有,只是路上遇见的旗人都神色不大好。”
曹露回道。
弘历没有多言,但他心里很是清楚,幸而西北一战取得了大胜,许多敢战愿意在沙场拿命立功的八旗骨干子弟还在,才让雍正敢这么强硬控制改革节奏。
要不然,因为这场改革反而吃大亏的满人,不会容忍得了雍正。
弘历也次日立即回了京,在见到雍正后,却见雍正面色铁青,而把一份揭帖朝他递了来:“你看看这帖子!”
“时日易丧?予及汝皆亡!”
弘历接过这帖子后,就见上面写了这样的一句话。
“这骂朕是桀紂之君呢!”
“我满人现在是真学会汉人的使俩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