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4章 以一己之力提高投资门槛(5000字)(1/2)
第254章 以一己之力提高投资门槛(5000字)
ps:抱歉,今天有点事情,就这一更。
其中f15单座版被称为歼八,双座版被称为歼八改!
而原来的歼八项目全部停下!
本来原来的歼八项目今年已经定型服役。
但是现在有了f15的全套技术,从上到下都觉得以前的歼八不够看了。
之所以套用这个名字,就是为了迷惑外界。
这样哪怕有人知道这个项目也不会怀疑到f15身上。
甚至以前有人收集过相关情报的,就不会再关注。
f14被称为歼九,这个也是用来麻痹外界。
相信到时候这两架战机要是亮相的话,肯定会让外界大吃一惊!
因为项目一旦开始上上下下,知道的人就不少。
如果另外起个名字,就很容易引起其他人的兴趣!
就像现在,沈飞把f15项目改成歼八,那么其他人还以为是原来的项目。
现在战斗机的发展趋势就是高空高速。
米格25是第一架双三战斗机,最大速度三点二马赫,最高飞行高度三万七千多米。
双三飞机一共有三种,米格25,黑鸟侦察机,还有米格31。
米格25在前两年泄密了,外界才知道采用了大量的不锈钢。
米格31在八一年开始服役。
当然再过几十年后,又有无人机达到这个标准。
这次国内的海陆空的装备都要升级换代。
因为李松带来的,不单单有战斗机的相关技术,还有配套的弹药!
上级领导的指示就是吸收消化,先进行仿制,然后再在这个基础上升级优化。
这其实也是我们国家军事装备的发展路线。
李松当然不知道内地的这些计划,知道了也没办法,不趁着前期一股脑的拿出来相关的东西。
挤牙膏一样的拿出来,固然是会让自己的影响力更大,但是时间线拉的越长,就越容易有破绽!
就像自己现在关注度这么高,很难再有办法再大规模的运送几千吨物资。
至于说这些好东西内地该怎么办,李松根本不用操心。
这些领导的智慧可比自己都要高多了。
该怎么抉择自然由这些领导决定。
李松来到沪上的小洋楼,这些小洋楼就是有些旧了。
外表可以不管,但是里面以后一定要装修。
李松来到小洋楼,先看内地这边的报纸。
报纸上能够看到的东西太多了。
李松看到了报纸用大幅版面报道了环太湖摩托车越野赛!
现在一共有一百多个参赛队伍!
并且把这些参赛队伍的名字全部写了出来。
阿美,巴西,意大利,澳大利亚,法国,英国,瑞士,小本子等等的。
其中绝大部分都是私人俱乐部的车队。
阿美的什么叛逆之子,混乱之子,还有洛杉矶独立,野蛮人杂七杂八的名字。
也有一些国际性的车队,雅马哈,本田,印第安纳,杜卡迪等等!
报纸上说这是一项国际性的赛事。
然后李松还看到了金陵这部电影有关的新闻,报纸上表示这是一部历史片。
并没有过多的描述,这部电影究竟有什么影响。
因为现在怎么说都是白说,要等拍出来上映才能知道究竟是怎么样的。
另外还有沪上电影美术制片厂制作的星际佣兵动画片,畅销欧美国家。
详细写明了这部动画片是港岛奇妙杂志社委托电影美术厂制作的动画片。
另外就是港岛的凤凰电视台与内地合作拍摄三国电视剧!
报纸对这些都给予了正面的评价。
“李先生,刚刚我这边才接到一个消息。”李松正在客厅看报纸,周科长就从外面进来了!
“什么消息?”李松听到这话就知道这个消息有些重要。
“三德子大使代mtu公司,向我们国家提交了一封抗议信!”
“抗议我们使用百盛公司侵权的专利用来生产工程机械!”
“上级部门回复三德子大使,我们是严格按照国际专利法来执行,百盛公司已经获得了发动机的相关专利。”周科长开口说道。
李松知道这个公司属于奔驰下属的子公司,豹二坦克的发动机就是这个公司生产的。
“上级部门让我转告李先生,内地我们这边完全没问题!”
“李先生只要专注国外就是了!”
“如果李先生需要,我们内地也可以帮忙!”周科长又开口说道!
李松听到这话摇摇头:“国外的事情我们能搞定!”
“港岛现在属于英联邦国家!”
“周哥你也知道欧洲那一块谁也不服谁。”
“另外法院那边我们已经做好了准备。”
“既然我们公司能够申请国际专利,就有足够的把握能够赢得官司。”
“只是这公司有点不讲道理!”
“我听说三德子那边的汽车公司跟内地要合资?”李松知道从七八年开始,内地就在跟大众公司谈判,一直到一九八四年才达成协议,足足谈了六年。
“从七八年开始就在谈,不过一直没有什么进展!”
“最近他们那边的公司倒是答应我们的条件,但是我们又不答应了!”
“主要是对方的条件,李先生你们的条件要苛刻太多!”
“他们要百分之五十的股份!”
“而且他们的技术授权也没有李先生这边完整!”
“但是对方又不愿意只拿百分之三十五的股份!”
“而且对方在技术授权方面也比较苛刻。”
“所以这件事情现在的走向还不好说。”
“京都方面不想再谈了,但是地方上还想谈。”
“进度方面的底线就是百分之三十五,而且还要技术完全授权!”
“要是再按照前面各自百分之五十的股份,恐怕有很多反对的声音!”周科长一口气说了很多东西。
李松听到这话呵呵一笑。
自己就是一条鲶鱼!
自己用技术入股跟内地合资的企业占据的股份。
以后其他外资公司单纯技术与设备入股的话,肯定不能超过自己合资的这个股份。
因为这些当官的,谁要是谈的股份比自己还要多的话,就会有很多人让他下不了台。
以后其他外资公司想要占据更多的股份,唯一的出路就是不但要拿技术,还要拿设备,还要拿钱!
也就是说李松凭借一己之力就抬高了合资的门槛。
再也不会像历史上那样,很多公司就知道赚内地的钱。
本来说的市场换技术,结果几十年都没把技术吃透!
主要是这些外资公司在内地培养了一些利益群体。
这些利益群体不愿意发展自己的技术。
正是因为市场换技术,让我们在内燃机方面的路越走越窄!
后来我们不得不在新能源方面发展。
“我们大家投资各做各的!”
“完全没必要对比我的投资来做。”
“我毕竟是中国人,他们毕竟是外国人。”李松笑呵呵的说了一句漂亮话。
周科长听到这话也是呵呵一笑:“李先生,这话我会转告给上级部门!”
周科长也看得很清楚,李松给内地做了这么大贡献,技术完全授权,还包括材料技术,各种工艺技术,才要百分之三十五的股份。
这就是一个标杆一个门槛!
以后谁要是不按照这个标杆以及门槛来,那么他就准备倒霉!
那就是自己给自己找不自在。
“我们公司也可以进行技术授权,比如动力系统,还有底盘悬挂之类的!”
“到时候其他汽车厂直接换一个壳。”
“然后换其他汽车厂的商标!”李松准备搅局。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